文明風7月29日訊 去年10月、12月,省委文明辦兩次對長泰縣的創建工作進行實地指導考評,既肯定工作成績,也指出許多問題和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基礎設施、城市管理、市民素質、城鄉結合部和社區的環境衛生等方面,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認真梳理,逐一對照,結合石部長對長泰創建工作的指示要求,列出未達標項目整改清單23個方面60項120多小項的問題,至6月底,未達標項目整改基本完成。
一是加強配套設施建設。針對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的問題,投資1.85億元,新建人和北路、溪東南路等4條主干道5.9公里,補齊城區周邊路網框架;投資3.64億元供水工程一期建成通水,全縣70%以上的人口飲用到優質的源頭水;投入1200萬元,首批投放16部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增設一條通往角美的公交線路,投入60萬元,改建的公交首末站正式運行。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龍津溪步行橋,在縣城武德園、陶然園、龍津園等公園廣場增設一批座椅和遮雨棚。完善主干道、小區樓道的消防設施,合理規范設置縣城區消防栓設置。投入300多萬元,增設紅綠燈及監控設備4套,規范公共停車位2100多個。加大背街小巷改造力度,把明溝改暗溝、硬化路面、路燈設置作為整治重點,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二是加強城鄉環境整治。針對城鄉結合部的環境問題,出臺了《關于提升社區和城鄉結合部文明創建水平的實施意見》,把縣城周邊行政村和各鄉鎮(場、區)所在地行政村列為整治范圍,按照“掃干凈、擺整齊、保暢通”的要求,以鄉風文明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組織市級以上文明單位掛鉤共建,有力推動了城鄉結合部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常態化。在村鎮,以文明示范街創建為載體,村容鎮貌、集貿市場、鄉村公園等整治全面推進。在縣城,重點抓好交通秩序、市容市貌整治,加強對城區違法停靠、車輛亂掉頭、騎乘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等交通違法行為和不文明交通行為的查糾力度,對占用公共停車位亂象采取聯合執法行動,保持高壓嚴管的整治態勢,通過專項整治,進一步保障群眾出行更加安全、順暢。對花池種菜、樓道堆放、占道經營等現象,通過落實衛生片區責任制,加強巡查力度,補植花池花草,取締主次干道占道流動攤點等措施,及時糾正市民不文明行為。
三是加強社區小區管理。針對社區管理薄弱的問題,充分發揮社區和小區業主委員會的作用,試行“樓長”負責制,把樓道管理責任分解到社區工作人員和各“樓長”,一改原來的大包大攬做法,改為社區指導居民行動。由社區工作人員上門指導、監督樓道衛生打掃、清理雜物堆放、修復樓道照明等。通過社區工作人員、“樓長”與居民溝通交流,一方面提升創城工作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意識,另一方面提升居民文明素質,為創城打下良好群眾基礎。召開社區創建座談會,對社區創建工作進行培訓,協調解決社區人員的社保、醫保、住房公積金等福利待遇問題,社區工作人員每人每月工資提高500元,極大激發了社區干部的創建熱情。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7-28將樂通過國家生態縣考核 生態文明建設再上臺階
- 2016-07-28武平縣委文明辦踐行“兩學一做”助力文明創建工作
- 2016-07-28永安市“微公交”成為城市文明的新靚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