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可將大件垃圾集中到這14個收集點,市環衛處會派專用車輛每天前往各收集點進行收運。(黃暉制圖) 【盼】建言篇 那么,如何處理廢舊家具,才能讓其最低限度地影響我們的生活和環境,還能有效地利用資源?記者就此采訪了各界人士,希望能為市民排憂解難。 政府引導 以舊換新 泉州師范學院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環境科學專業副主任張云峰認為,廢舊家具的回收利用既有經濟效益,也有社會效益,無論是從節約,還是環保等多個方面,都應大力提倡。 張云峰建議,廢舊家具的回收利用僅靠市場調節還不夠,政府應加大關注力度和扶持力度,在資金上對相關企業給予一定補貼,鼓勵更多企業從事這一行業。他認為,對于這些還具有價值、不易回收的廢棄家具,相關部門可以考慮設立相應的城市法規,建立回收系統,委托市政清掃或廢舊家具回收企業預約上門回收,之后可由垃圾處理公司分解,按各種材料用途分類,送到相關單位進行再加工,實現資源再利用。 他還建議,也可嘗試借鑒家電行業經驗,鼓勵成立廢舊家具中介機構以及廢舊家具交易市場,讓居民進行舊家具置換,促進廢舊家具重新利用。 鄰里交流 統一清運 市政協委員、現代家具廣場董事總經理莊剛毅認為,澳大利亞對廢舊家具的做法可以作為借鑒,他們處理舊家具最傳統的做法就是開“車庫銷售會”,利用周末或某個約定俗成的日子,將廢舊家具等舊物件擺放在自己的車庫前或者社區門口。因為是公益性質的,左鄰右舍如有需要,就可以以很低的價格買走。此外,當地政府也會安排某個“大件物品拋棄日”,在指定的日子里,家家戶戶都可把用不著的家具家電擺到門前的草坪上,由公共清運車統一運走。 莊剛毅表示,他也會關注這個問題,以后會考慮將其寫成提案。 公益漂流 造福他人 源淮社區黨總支部書記林奕君表示,也可以借鑒圖書漂流的方式,將比較新的、有利用價值的廢舊家具集中到愛心小屋或者由專門的機構收集,然后將這些家具提供給有需求的困難者,如來泉務工人員等,“一舉多得,這也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型社會的需要。” 市民王先生也表示,目前一些山區農村經濟不發達,一些較新較有價值的廢舊家具如果可以漂流到農村,用以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而對于一些纖維板、刨花板等竹木材質的家具,也可以拆解下來當成燃料使用,這也是一種循環再利用。 上網出售 創意改造 市民小李表示,現在年輕人都喜歡網上買東西,其實廢舊家具也可以考慮,“拍幾張照片上傳,留下聯系方式,說不定就有人看上了。”記者在百度輸入“泉州舊家具”,發現網上商城都有廢舊家具的轉讓平臺,可以在上面免費發布信息。 此外,現在“DIY”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市民洪女士表示,在處理大件舊家具時,有不少手工能手利用自己的創意把廢舊家具變成了一個個別致的室內裝飾物,這種變廢為寶、賦予廢舊物品新活力的方式不失為一個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