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望 林耀琳 ) 三伏天,從福安市區出發,車子到達西北部社口鎮,再從鎮區往西行約6.5公里,來到一座溪流環繞、綠樹成蔭的村莊——仙溪。燥熱的酷暑時節,走進這個古樸的小村,卻油然而生一種清涼的感覺。
仙溪村位于白云山東麓,轄后溪、里岙、仙嶺碓、長坪自然村,有人口179戶、716人,其中畬族103人。遠遠望去,此畬漢共居的村落,奇峰環抱、云霧繚繞、茂林掩映。山溪中石頭豐富,所以院落及道路盡以大小卵石鋪地,極富特色。
依山而建的古宅房舍(如右圖),每座夯土墻體基座都用蠻石砌筑。屋頂一般采用兩坡硬山頂,土墻做法。智慧的仙溪先民用木板為模,天然土壤為主材料,用人工夯實。夯土民居建筑,具有造價低廉,冬暖夏涼等特性,深受當地老百姓的喜愛。夯土墻厚重的墻體,具有很好的阻隔熱量交換、保持室內恒溫的能力。在寒冷的冬季,夯土墻體保持了室內溫度的相對恒定,讓人感覺“溫暖”。在炎炎夏日,夯土墻體也不會像磚墻那樣吸熱和放熱,使室內溫度保持相對涼爽。
“半壘石基半土墻,一村樂見一房山。”高高外墻下部壘石、上半部土墻,和藍天、白云、綠樹、黑瓦、青煙等組成的畫面,仿佛是一幅剛畫好的油畫一般,顯得滄桑而有韻味。村中的仙嶺碓古宅,廳堂地面用三合土鋪筑。上方桁條精雕細刻,中梁屏壁后左右兩側各建有一扇木門,門上鏤空圖案使前后兩院似隔非隔,增加層次。后院有一個天井,見證了這座古宅的滄桑世事與榮辱興衰。
偏遠的山村, “地無三尺平”的獨特地貌,造就了世外桃源般的仙居生活。仙溪、仙嶺、仙峰,畫屏般地聳立在白云間,依舊保留了畬漢群眾共居“一家親”的風貌。潘溪水電站,是畬漢群眾共同砌筑、守護的“民族團結湖”,成為仙溪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近年來,仙溪人還依托世界地質公園白云山品牌優勢,開發激漩漂流等娛樂旅游項目,演繹“人間仙境,畬族風情”的意趣。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6-23省文明委近日印發《規范省級文明單位文明獎金發放的實施辦法》的通知
- 2016-06-22泉港區成立首個文明交通安全勸導站
- 2016-06-22梅列區舉辦社區廣場舞大賽 “為文明點贊”
- 2016-06-22建寧:“為文明點贊”百人廣場舞 舞出別樣精彩
- 2016-06-22廈門市召開“門前三包”文明示范街現場會暨媒體點評會
- 2016-06-22武平縣開展“不文明行為大家談”評論有獎征文比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