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來,詩壇出現了多種點將錄,其中汪辟疆的《光宣詩壇點將錄》最為知名。這些點將錄究竟是游戲之作,還是表達了作者對文學批評的獨特思考。上海大學中文系王培軍副教授曾為《光宣詩壇點將錄》作了箋注,在他看來,點將錄可稱為“分布詩史”,可以深化詩史或文學史的描述。
在汪辟疆《光宣詩壇點將錄》之前,還有哪些比較著名的詩壇點將錄?它們也有大影響嗎?
王培軍:最早的詩壇點將錄是《乾嘉詩壇點將錄》。這個是最有名的,當時在私下里傳閱很廣,但付諸刊刻,則是比較晚的事了。中國人非常注重“排座次”,詩人也不例外,非常關注自己在詩壇中的位置。據說,《乾嘉詩壇點將錄》是舒位和陳文述及二三名士一起作的,舒位大概擔任了主要角色。私下流傳的是鈔本,后來才有了刻本。1907年,葉德輝從長沙舊書攤找到了一個本子,刻入《雙梅影闇叢書》。1909年,又有人覓到一個武進莊氏鈔本,將其刊于《東方雜志》。葉德輝發現這個本子更好,又把它重刻一次。所以,葉德輝共刻了兩次《乾嘉詩壇點將錄》,在當時的影響很大。
舒位是乾嘉詩壇的一流詩人,并且還是一個狂生,所以把自己也點了進去,就是“沒羽箭張清”;陳文述是“小李廣花榮”。位置皆高。當時的詩壇大家,像趙翼、蔣士銓、胡天游、錢載等,位置都很高。當時的詩壇盟主是袁枚,這是大家沒有異議的,故被點作宋江。有些人的官位比較高,在《點將錄》里位置也高,如阮元、畢沅等。這個《點將錄》也是一時游戲之作,但如果把它當作詩史來看,大概也是可以的,它把當時詩壇主要人物都勾畫出來了,詩人圈子里的主流是什么,也能得到一些反映。
經過葉德輝和《東方雜志》的刊刻,引來了很多人的模仿。在汪辟疆之前就有,不過汪辟疆的《光宣詩壇點將錄》影響是最大的。晚清大詞人朱祖謀也做了個《清詞壇點將錄》,對清三百年的詞人進行點將,把自己也點進去了,位置非常高,是五虎將的“雙槍將董平”。像王國維,只不過是水軍頭領里的“翻江蜃童猛”,與點作“出洞蛟童威”的一個小詞人汪全德并列;如非研究清詞的學者,今天知道汪的名字的,恐怕也沒幾個人;想一想,《人間詞話》中貶評朱祖謀那幾句,還真不算什么。不過朱祖謀做得太粗略,只點出了名字,沒有評論。而且是其弟子龍榆生在他死后,發表于《同聲月刊》的,所以就沒什么影響了。《點將錄》雖然看起來是游戲,其實是可以有正經用意的。換言之,它的形式是游戲,它的精神則可以是學術的。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