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常談讀詞斷想
一
皇甫松《夢江南》:“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人語驛邊橋。”佳作也。有賞析文字贊其“美在朦朧”,甚是,然文中提出“費思量”者:“本篇主旨究為懷江南之地呢,還是懷人?”并傾向于懷人,認為結句“人語驛邊橋”中之人,即作者另首《夢江南》(樓上寢)中“雙髻坐吹笙”之少女,“人語”即其語也。我以為不必作此聯想。此詞意境之美,還在一個“閑”字,“閑夢”之閑,愈閑愈好。瀟瀟細雨之中,傳來聲聲笛韻,隱隱約約,斷斷續續,何其朦朧,何其凄清,何其閑適,何其空靈!驛邊橋上復有人語,正宜若有若無,不知何人,不知何語,方有無盡之意味,若坐實為雨夜懷念某人,則韻味大減矣!此詞主旨仍以懷地為宜。
二
張先以“三影”名,《安陸詞》寫“影”五處。三影者何?傳子野答客問,自謂“三影”乃“云破月來花弄影”(《天仙子》)、“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歸朝歡》)與“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剪牡丹》),并說這是他“平生所得意也”。而我以為,另兩影所創造之境界遠勝于“嬌柔懶起”與“柳徑無人”。一影:“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木蘭花》),溶溶月色之下,漫天飛絮輕輕飄過,無聲無影。其朦朧,其寧靜,其恬然閑適,會令人怦然心碎!而另一影:“隔墻送過秋千影”(《青門引》),畫角聲后,愈感萬籟俱寂,明月中天,唯見月光送來隔墻秋千之影,其幽渺,其空靈,其清冷寂寞,也令人黯然神傷!我認為,不如以此二影與“云破月來花弄影”并稱“三影”。
子野如在,當可作一番商榷也!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