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渾山莊
宋之問
歸來物外情,
負杖閱巖耕。
源水看花入,
幽林采藥行。
野人相問姓,
山鳥自呼名。
去去獨吾樂,
無能愧此生。
這首《陸渾山莊》詩,是宋之問前期的作品。 宋之問一生混跡于官場,在宦海中幾經(jīng)沉浮都沒有痛下決心,絕塵歸隱,但他愛好山水之心卻是真摯的。他在長安附近有藍田輞川別業(yè)(后為王維所居),在東都洛陽附近有陸渾山莊。
他在《藍田山莊》詩中自白說:“宦游非吏隱,心事好幽偏。”有時這別業(yè)、山莊也是他宦海中的避風港。
或許正因為他飽經(jīng)仕途滄桑,飽嘗世事無常,才更寄情于山水之間。他在這些地方短暫的“隱逸”生活期間,寫下了一些優(yōu)美的田園山水詩。《陸渾山莊》是其中最出名的一篇。
首聯(lián)敘事抒情,“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巖耕”,是說一回到陸渾山就仿佛到了世外桃源,因此誘發(fā)了退隱躬耕山林的念頭。這敘事抒情中亦含有景致,側(cè)面說明了陸渾山的清幽超塵,是隱逸的好去處。頷聯(lián)主要描寫自然景色,“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藥行”,上句是說順著溪流欣賞山花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源頭;下句是說采摘藥草尋尋覓覓竟走進了云林深處。這兩句詩連用了“看”“入”“采”“行”四個動詞,在動態(tài)中寫靜景,意象活潑而有生氣。既寫出了爛漫山花、蒼翠林色的誘人,也表現(xiàn)了人物悠閑的心情。頸聯(lián)主要是表現(xiàn)山林的人物風情,“ 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 上句寫農(nóng)夫?qū)砜蜔崆檎泻簦儐栃彰O戮渑c上是工對,化用。蘇東坡《海外》詩:“花曾識面香仍好,鳥不知名聲自呼。”據(jù)《古今注》的解釋:“南方有鳥名鷓鴣,其名自呼,向日而飛。”鷓鴣鳥也咕咕咕咕地向來客自我介紹名字!深深山泉,幽幽山林,爛漫山花,奇草珍藥,友好的農(nóng)人,好客的山鳥……多么清幽美好的山景,豈是宦海中所能尋覓得到的呢?尾聯(lián)起句“去去”疊用,表現(xiàn)出急迫的情緒,去求尋獨善吾身的快樂。結(jié)句沒有正面寫宦海風波之苦,而只是說自己無才德,愧對明時。實際上是以古之君子自居,委婉地透露出隱退山林之意。《載灑園詩話》評這聯(lián)詩說:“雖違心之言,卻辭理兼至。”
這首《陸渾山莊》詩,歷代詩評家的評價都很高,認為自然、高古,可與一些大家的名篇相提并論。如《葚原詩話》說:“詩以自然為上,工巧次之。工巧之至,始入自然;自然之妙,無須工巧。五言如孟浩然《過故人居》,王維《終南別業(yè)》,又《喜祖三至留宿》, 李白《送友人》, 又《牛渚懷古》,常建《題破山寺禪院》,宋之問《陸渾山莊》,此皆不事工巧極自然者也。”《小清華園詩談》舉例談“何為高?曰《古詩十九首》尚矣,其次則陳思之《白馬》七篇,彭澤之《飲酒》六首,左太沖之《詠史》,顏延年之《王君》,亦皆邈不可追者。近體則宋員外之‘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巖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藥行。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去去獨吾樂,無能愧此生。’王右丞之‘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是也。”以上所說的“自然”,包括自然樸實的語言、平易曉暢的表現(xiàn)形式所創(chuàng)造出的自然空靈的意境。“高”呢?指的是隱逸的思想情調(diào)。他取材、用詞、造句、造境,都有獨到之處,所取事物有典型性,所用詞語富于表現(xiàn)力,既能融情與景,又能景中寓情,景與情會,杜甫曾借用過這首詩的第三聯(lián)。“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的意境自然優(yōu)美,極盡山色景物風情之妙趣,具有不朽的藝術(shù)生命力。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