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社會缺的不是對誠信的呼喚,而是對誠信的堅守,讓個人遵從良知、社會捍衛(wèi)約定。(05月25日 《人民日報》)
人以誠立身,國以誠立心。誠信既是公民道德的基石,也是社會有序運轉(zhuǎn)的保證。這些年來,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倡,到個人征信體系的建立,讓誠信成為每個人在社會上的“通行證”,成為普遍共識和努力方向。
誠信守信,樂于助人,這是社會主義公民道德規(guī)范的基本要求,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誠信是金,誠信是銀。誠信既是我們每一個的立身身之本,也是人生極為難得的寶貴財富。誠信不但是一筆物質(zhì)財富,而且還是一筆精神財富。
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最為珍貴的、也可以說人在社會的“通行證”,其實就是人們的誠信。我們做人要心如明鏡,堂堂正正,遵章守紀(jì),兌現(xiàn)承諾,問心無愧。待人要誠誠懇懇,實實在在,言而有信,關(guān)愛他人,助人為樂。做事要踏踏實實,勇于對他人和社會負責(zé),樹立自己“誠實守信”的良好形象。
誠信既是每一個的立身身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人生價值取向。“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與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息息相關(guān),而且都離不開誠信。無論在工作、學(xué)習(xí)和生活,還是社會交往中,都需要誠信守信,樂于助人,依法規(guī)范自己的經(jīng)濟行為,尤其需要人們團結(jié)互助,真誠待人,互相信任、互相關(guān)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幫助,樂于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讓社會充盈誠信的空氣,在全社會營造一個良好的誠信環(huán)境。
誠信既是公民道德的基石,也是社會有序運轉(zhuǎn)的保證。只有誠信,才能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誠信占有特別重要的位置,而且顯得彌足珍貴。誠信也是我們做人的基本原則。要求我們信守諾言,互相溝通,增強信任,只有誠實守信,樂于助人內(nèi)誠于心,外化于行,實實在在地信于人,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理解、尊重和幫助,讓誠信成為我們在社會上的“通行證”,那我們的社會就一定會變得更加誠信、和諧美好。
讓誠信成為每個人的“通行證”。誠信是社會公德,更是人們的一種美德。無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倡,還是個人征信體系的建立,讓誠信成為每個人在社會上的“通行證”,并成為人們的普遍共識和努力方向。這不但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對誠信的堅守,讓個人遵從良知、社會捍衛(wèi)約定,還需要人們積極行動起來,形成共識,共同參與,為個人征信體系建立和誠信社會建設(shè)做出努力,共同推動誠信社會建設(shè),在全社會形成一個良好的誠信環(huán)境,全面構(gòu)建誠信社會!(周均虎)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