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館, 漸成霞浦文化新地標
在城市建設中,霞浦將市中心近50畝的連片黃金地段,用于建設博物館、大劇院、科技館、規劃館、檔案館、圖書館等九大場館,不斷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設施。2014年起,九大場館先后投入使用。這一大手筆,備受市民稱道,外來取經者也絡繹不絕。今起,本報大型采訪和互動式系列報道——發現城市之美,推出第四組子系列報道——關注城市地標。
提起霞浦,你會想到什么?灘涂美景!生猛海鮮!其實還有悠久的歷史。
東南網6月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旭濤)“霞浦有閩東文明發祥地之稱,擁有1700多年的建城歷史。但在2014年之前,這樣一座文化古城卻面臨著沒有博物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的尷尬。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存放在文化局的一座庫房里,眾多圖書擠在文化局一間小辦公室里。”霞浦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周平介紹道,因此,當地群眾要求把文化場館建起來的呼聲一直很高。
近幾年,霞浦定位濱海工貿旅游城市,為此,也在積極建設城市新區。城市要有文化、有靈魂,才不會變成文化沙漠。為呼應老百姓的心聲,財力狀況并不闊綽的霞浦還是設法把九大文化場館建設提上了議事日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6-04-05福州:新“文化地標”,守望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