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恩兒 通訊員 袁野 王樹瑜)古色古香的建筑,修繕一新的屋瓦……如今,走進浦城縣仙陽鎮的西山故居,仿佛讓人回到了南宋理學繁華輝煌的年代。
西山故居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南宋理學家真德秀的故宅。然而,該古宅卻因年久失修,磚瓦結構脫落、部分墻體受損,成了“危房”。今年年初,在經過詳細的修繕規劃和論證后,縣博物館與仙陽鎮政府共同出資20萬元對古宅進行維修,主體工程已經于4月中旬全部完成。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云峰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宋元明清歷代均有重修,是罕見的具有鮮明特征的福建明代建筑之一。該寺位于浦城縣水北街鎮曹村北面約兩公里的山坳中,四周群山環抱,風景秀麗,但由于位置較為偏僻,對古文物的保護極為不利。
“文物是不可再生資源,是必須完整的傳給子孫后代的寶貴財富!”早在云峰寺被評為國寶之前,浦城縣就開始了“國寶”的保護工作。曹村村民自籌資金近十萬元,修建了由曹村至云峰寺2.5公里的簡易公路,方便群眾參觀,為文保工作提供便利。縣博物館爭取文物修繕維護資金85萬元,制定詳細方案,對該寺大殿進行全方位維護。
浦城是文物大縣,共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9處,縣級46處,在福建考古界享有“地上看泉州、地下看浦城”的美譽。面對數量繁多、損壞程度不一的歷史文物,浦城本著“保護為主,搶救第一” 原則,對58處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篩選鑒別,先行選擇損壞嚴重、急需保護的文保單位進行修繕,起到了很好的保護效果。
近年來,浦城還廣泛呼吁社會各界人士關注古文物、古建筑的保護,號召收藏愛好者捐贈各類文物,有力地推動了文保事業的發展。在縣博物館,大型LED屏全天候滾動播放該縣文物保護宣傳片,為人民群眾了解文保工作提供便利;將三山會館、章氏功德院等文保單位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定期組織廣大中小學生參觀、學習,從娃娃抓起,強化文保意識。
林春榮是浦城一名普通的文物收藏愛好者。去年9月,他主動捐出了四系罐等兩件藏品,積極參與家鄉的文保事業。“這些文物放在家里也沒什么用,不如捐給博物館,讓更多人知道浦城,了解浦城的歷史和文化。”不僅如此,林春榮還積極動員周邊朋友、同事積極參與民間文物捐贈。目前,經由他宣傳發動捐獻的文物已經多達10余件。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5-24福建省五好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揭曉
- 2016-05-24多規合一實現廈門綠色決策 高起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 2016-05-23建寧縣開展“路政宣傳月”活動 倡導文明交通
- 2016-05-23惠安“六舉措”推進2016年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 2016-05-23三明市表彰最美家庭和五好文明家庭
- 2016-05-23明溪:三明首個婚姻輔導室開出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