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坤城夫婦在排戲。
東南網5月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章雄 方智勇)前不久,云霄縣城西門威惠廟外,人頭攢動,熱鬧異常,前來觀看潮劇的戲迷絡繹不絕。臺上演的是潮劇《包公會李后》,包公的扮演者方坤城唱腔醇厚洪亮,做派穩健大方,把包公的感情波瀾演繹得層次分明,細膩傳神。李后的扮演者恰好是方坤城的愛人陳保琴,夫妻同臺演出,精彩的表演贏得臺下喝彩聲一片。
42歲的方坤城和39歲的陳保琴,同是云霄縣新暉潮劇團的演員。無論是臺上表演還是回到家中,這對“夫妻檔”的生活中永遠都少不了一種元素——潮劇。方坤城原來在云霄縣孫坑劇團,而陳保琴則是平和縣人,兩人因為潮劇相識結緣。
1994年,年僅17歲的陳保琴進入廣東省汕頭市天藝潮劇團。有一次,她隨劇團來到廣東省惠來縣演出,剛好孫坑潮劇團也在惠來縣演出。天藝潮劇團邀請方坤城過來戲班幫忙,方坤城如約趕到。演出當晚,陳保琴在潮劇《鍘美案》飾演秦香蓮,唱腔激越清脆,聲情并茂。當她激憤地唱到“人都說包老爺為官清正,誰知竟是官官相護,處處皆同” 時,情感激昂,令人震撼。陳保琴精彩的演技,令站在臺下的方坤城久久沒有回過神來。臺上的陳保琴也注意到了看得入神的方坤城,表演結束后,兩個人相聊甚歡,相見恨晚。第二天,方坤城臨時有事,匆匆離開戲班,卻忘了留下聯系方式。當年通訊還不是很發達,兩人這一別,就是三年。也許是緣分天注定,三年后的一天,方坤城、陳保琴在一次演出中意外相逢,這一次的相聚,讓兩個同樣熱愛潮劇的年輕人再也分不開了,他們終于走到了一起。
2000年,方坤城加入東山縣潮劇團。劇團發現方坤城是可塑之材,便聘請來廣東省潮劇名師戎木溪專門對他進行指導。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嚴格的師訓,加上自身的努力,方坤城的潮劇唱得越來越好,在劇團嶄露頭角。因為同樣喜歡潮劇,生活中的兩人也比其他夫妻多了更多的話題。“我們在潮劇中經常演‘夫妻檔’,在家里也經常會聊潮劇的事兒,這個選段應該怎么唱,怎么表演會更好,等等。”方坤城說。或許是從小耳濡目染的緣故,兩人的一雙兒女從小也喜歡潮劇。“女兒5歲、兒子4歲那一年,還和我一起合演了潮劇《白蛇傳》。”陳保琴說。
去年,方坤城又加入云霄縣新暉潮劇團。素來喜歡研究潮劇角色的他,對所扮演人物的一句臺詞、一個細節,都要仔細琢磨,以求找出最能表達人物特征的表演狀態。“我們熱愛潮劇,因為潮劇讓我們收獲了愛情。現在,我們經常跟隨劇團去全省各地,以及汕頭、惠來、香港等地演出,能給觀眾帶去精彩的節目和快樂,也是一種難得的收獲。”方坤城說。
不過,和其他很多古老劇種一樣,潮劇同樣面臨傳承和發展的問題。“現在,喜歡潮劇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方坤城說,演出中碰到喜歡潮劇的年輕人,他和陳保琴都特別喜歡和他們交流,希望能把對潮劇有喜愛的年輕人吸引過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有更多年輕人加入到我們的團隊中來,讓潮劇隊伍年輕化,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潮劇這個古老的劇種傳承下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