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知禮節,懂禮儀。那么怎樣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呢?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探親訪友,還是在家中款待親朋好友,這都是讓孩子學習禮儀,提高交往能力的好機會。
??? 讓孩子學會待客之禮
??? 待客在等待客人拜訪前,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
??? 告訴孩子見了客人應面帶微笑,起立主動問好。對客人的提問,必須認真回答。要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熱情招待客人,為客人端茶送水。在父母與客人交談時,不要隨便插嘴、吵鬧。不對客人評頭論足,不討要禮物等。客人臨走時,也要孩子送至家門口,說:“再見,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
??? 當然,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孩子學習社交禮儀的最好榜樣。因此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好的影響。平時,父母就應創造機會讓孩子多實踐,鼓勵孩子參加各種人際交注活動。對孩子的禮貌行為及時肯定贊揚,讓孩子體驗到禮貌行為帶來的愉悅,以利于鞏固,重復這種行為,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
??? 另外,值得父母注意的是:當著客人的面,千萬不可責怪孩子,這會讓客人難堪,孩子惱怒。不要當著客人和孩子的面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作比較,這樣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 在探親訪友中讓孩子學禮儀
??? 做客父母可在去做客的路上,以交談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這常常是十分有效的,因為這時父母說的話,孩子聽得進,記得牢。
??? 父母應告訴孩子要去哪里,怎樣稱呼主人,并介紹他們與父母的關系,與孩子自己的關系。鼓勵和啟發孩子想出一些新年祝詞,向主人致以節日的問候。當主人端上糖果糕點、茶水時,應先道謝。然后用雙手去接。告訴孩子不要隨便玩弄主人家的擺設和物品,更不能任意開柜子門、冰箱等。考慮到主人可能會留客吃飯,父母也應提前對孩子進行餐桌禮儀教育,讓孩子吃出“文雅”來,要小口進食,閉起嘴咀嚼,不要發出聲響來。挾菜、舀湯時動作要輕,不要光挾自己愛吃的菜,也不要對菜的味道評頭論足。提醒孩子臨走時應向主人道謝,說“再見”。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4-28漳浦:創新文明創建 道路交通安全納入文明考評
- 2016-04-28上杭縣文明辦走訪掛鉤幫扶貧困戶
- 2016-04-28湖里街道開展文明宣傳“輕騎隊”進社區暨百場活動垃圾不落地活動
- 2016-04-28讓更多“志愿”為文明旅游代言
- 2016-04-28宋黎婧 營造文明旅游環境
- 2016-04-28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發布“最美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