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嶺四面佛:見證大航海
四面佛塔,孤守城墻。
破敗而具有歷史感的古城墻。
東南網4月2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通訊員 肖鎮平)
每一段古城,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在詔安縣梅嶺鎮的東門村外,至今仍保存著一段古城墻。歷經數百年的風雨,城墻已破爛不堪,留下一尊破損的四面佛,仍在守望著一個古渡口——東京渡口。目前,這個遺跡已被列入“海上絲綢之路:漳州史跡”,當地政府正進行規劃修復,使之成為一個“海絲”的重要旅游景點。
梅嶺鎮東門村,位于閩粵交界處的梅嶺半島上,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明代戚繼光曾在此筑城抗倭。明清時期,這里舟楫橫行,車水馬龍,海運十分繁華。
來到東門村外,臨近海邊,眼前一帶遍布沙土,種植著許多松樹及防沙的木麻黃。“那就是東門外遺留的古城墻。”東門村村主任吳瓊輝,指著不遠處的一段破石墻說道。
“這座城墻是月城,屬于懸鐘城的甕城。”同行的詔安縣文體局紀檢組長沈海德介紹,因倭寇犯境,懸鐘城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被毀,明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重建懸鐘城并增建月城3座,這就是保存下來的其中的一座。
據了解,月城也稱為甕城,為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設施之一,可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在城門外(亦有在城門內側的特例)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屬于中國古代城市城墻的一部分。甕城兩側與城墻連在一起建立,設有箭樓、門閘等防御設施。值得一提的是,甕城城門通常與所保護的城門不在同一直線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進攻。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6-04-20武平縣委文明辦深入十方鎮指導文明村創建工作
- 2016-04-20龍巖連城縣委文明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 2016-04-20上杭縣“以獎代補” 實施水源地保護助力建設生態文明
- 2016-04-20環境宣傳詮釋生態文明之美
- 2016-04-20連城縣委文明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 2016-04-20華安縣舉行“書香北溪·文明創城” 系列活動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