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瀲城村楊氏家訓:惟孝事親,惟勤保家
2016-04-13 16:44:57 來源:文明風
楊氏宗祠 文明風4月13日訊(通訊員 鄭凱)“凡宗族廢興何常惟人是恃,今吾族之為人子為子孫者,寧無念前人所以辛苦立門戶之意,歟則毋荒於嬉,毋流於薄,毋亦先天之所與我者,毋亦為人之所不為。”省級文明村--福鼎市瀲城村的楊氏家族立家訓于北宋,傳承至今已逾千年,世世代代不曾被遺棄,直到現在仍惠及瀲城楊家子孫,成為楊氏行事做人的“戒尺”。 得知這個家族的故事,源于其四十二代孫,瀲城村第一書記楊志勸的講述。 “楊楫上書”傳奇 據史料記載,瀲村人氏楊楫為宋淳熙戊戌五年姚穎榜進士,宋代理學家朱熹的高足,曾任莆田尉,為官期間治理水渠、減免雜稅,成為百姓心中的父母官。時任閩帥的程叔達實行苛政、強加賦稅,民生艱苦,楊楫為此上文詳細列舉苛政之不當,程叔達表面上聽從,但心中不快。后楊楫任期屆滿到程府述職時,程仍余怒未消:“一個小小的縣尉,竟敢抗拒帥命!”楊楫毫無懼色,仍據理力爭,從容應對,最終程叔達免了他的職。好在漕使林祈得知此事后,甚為欣賞,認為“一尉敢于帥辯,大是奇事”,于是向朝廷舉薦了他,后將其升至司農寺薄。 楊楫不畏強權,敢于諫言,進君子、退小人,“獎廉靜之操,絕奔竟之風”,當有人以權謀私干涉政權時,他答曰:“臺有紀綱,學有規矩,當各守其職。”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