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的恐懼,父母必須知道的事
常有父母問,我的孩子怕黑,怕“怪物”,怕大一些的聲音……并為孩子的“害怕”表現而發愁。
是人都會有怕的時候,或怕的東西。孩子因為比較弱小無助且應對經驗不足,可能會比大人更多地體驗到“害怕”。比如,他們會怕黑、怕小動物、怕自己一個人獨處……每個孩子害怕的東西都不盡相同,父母需要多留心觀察、多與孩子溝通。我們陪孩子去跟他的“害怕”待一會兒,幫孩子解釋他們所不了解的事物真相,多陪孩子嘗試新鮮事物,一般孩子們的“害怕”都能得到有效改善。
但要提醒的是,在面對孩子的“害怕”時,所有父母需要留意兩點:
一、不要隨意給孩子扣“膽小”的帽子,而是給孩子提供積極的情感支持,允許孩子“害怕”
恐懼是有好處的。完全沒有恐懼的人,他可能早已不在這個世上了,因為他失去了一個最強大的出自本能的護身符。
心理學研究早就指出,人類生來就具有的六種基本情緒包括:高興、恐懼、憤怒、悲傷、驚奇和厭惡??梢哉f,包括恐懼在內的這些基本情緒是人類進化的結果,是先天的、不學而能的,且都是人類生存所必須的。
所以,父母切不可因為孩子害怕某物、某事、某人而隨意給孩子貼標簽。害怕一樣東西是正常的,害怕“害怕”,才值得擔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