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有關不文明賞花的微信在朋友圈內被熱傳,摘花、折樹枝、踢樹干造花雨、爬樹求合影等不文明現象被曝光,其中,華中農業大學也不幸遭殃,胳膊粗的桃花樹樹枝都被游客折斷。(3月22日《武漢晨報》)
春天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季節,古往今來人們幾乎用盡了所有美好的詞語詩句來形容和贊美它。春天的美景將大地裝點得如詩如畫,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和希望,讓人倍感勃勃生機和活力。可以說,大地披綠的春景無人不戀,萬紫千紅的春天無人不愛。
春天如此美好,然而,眾多踏青的游客被春日美景吸引,紛紛駐足采擷春光的同時,卻也制造了摘花、折樹枝、踢樹干造花雨、爬樹求合影、亂涂亂畫、隨便亂扔果皮紙屑等諸多不文明景象。紛沓而來的不文明行為與春日美景格格不入,讓“賞花”變成了“傷花”,“踏青”變成了“毀青”,讓大好的“春日游”演變成了令人頭疼的“春日憂”,“美景”尷尬的成為了景區“美麗的煩惱”。那么,如何杜絕游客的“不雅”行為,讓他們在欣賞花海美景的同時,也能自覺成為春日里一道和諧的文明風景呢?筆者認為,多舉措推進文明旅游,營造文明旅游新風尚十分必要。
要注重氛圍營造,讓文明旅游“有聲有色”。可充分利用廣播、景區電子顯示屏等開辦“文明旅游小常識”、“溫馨提示”等欄目;在醒目位置張貼旅游文明行為公約、旅游文明行為指南,可印制一些文明旅游倡議書、品質旅游出行提示以及文明旅游出行宣傳冊等分發給游客;還可邀請離退休人員、附近居民、大學生等擔任“文明旅游志愿者”,志愿者們佩戴袖章,輪流到景區(點)開展文明引導、文明告知、提醒、規勸、環境保潔等多種服務,營造濃厚的文明旅游氛圍。
要注重活動引導,讓文明旅游“有名有實”。各地旅游部門可組織職工、景區(點)工作人員以及旅行社人員開展文明旅游宣傳活動,呼吁廣大游客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摒棄種種陋習,展示文明風采;可策劃“文明游客”評選活動,倡導文明旅游行為;還可實行撿垃圾換門票,鼓勵游客在游玩時行舉手之勞,獲得免費觀賞的機會。文明游客評選、撿垃圾換門票等鼓勵措施,可以讓游客從中得到實惠。這樣一來,不僅激發更多人參與到文明旅游中來,也讓大家在活動中自覺養成文明的好習慣。
草長鶯飛,桃紅柳綠的春天是出游踏青的好時光。筆者呼吁,外出踏青,別讓不文明行為煞了風景,勿讓迷人美景染上不合時宜的“污跡”,莫負了出游的好興致。讓我們攜手文明、快樂出發,一起盡情享受春日里最美的時光;讓我們付諸行動,給春日美景增添一股“文明風”,讓文明芳香飄灑在華夏大地。(劉銀冰)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