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家風”,簡而言之,不過是家庭風氣罷了。比如,人家說“書香門第”,意思就是說這家的家風充滿書香氣息,有著十足書卷氣;人家說“朱門酒肉臭”,說的就是這家風氣極差。而從古至今,我們都應該能夠感受到,家風和社風的關系。一般來說,家風往往是社風的濃縮和精華,有什么樣的家風往往就會有著什么樣的社風。反而言之,社風又能夠影響著家風,因為社風往往是宏觀層面推進的效果,而家風卻是微觀層面的內容。所以,家風興則必然導致社會盛。
重視家風建設不妨從領導干部入手。因為,領導干部往往是社會的風向標,他們的家風如何也影響著微觀層面的每個家庭。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近日,上海正在奉賢率先探索以細化、量化的制度方式,把干部“8小時之外”在社區(qū)和家庭中的行為和表現(xiàn)納入考核考察的內容,使之成為“硬條件”和“硬約束”,使得選拔任用德才兼?zhèn)涞母刹烤哂懈娴谋U蠙C制。反觀很多腐敗案件,無不是先從內部腐化開始,而內部腐化卻往往是因為家風建設沒有鞏固的原因,這些細節(jié)都應該納入家風建設內容中,從領導干部入手,也就牽住了“牛鼻子”。
另外,掌握家風和社風的關系后,加強家風的建設更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動。我們塑造社會風氣,大力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必須懂得,在制度變遷的過程中,自上而下的沖力是必須的,而這樣的沖力往往有著強制性約束,給我們的思想領域帶來醍醐灌頂?shù)男ЧR舱且驗槿绱耍斏鐣L氣塑造好之后,會逐漸影響到家風建設上。在這個過程中,自上而下的努力,需要不斷賦予家風建設新的內涵,從而促進每個家庭家風的興旺。
當然,家風的建設,也離不開每個家庭的努力。按照制度經濟學的邏輯,家風內容屬于非正式制度,而家風的變遷在于一種誘致性制度變遷。即只有采取非強制力的手段,才能夠收獲到更多的效果。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說,每個家庭的家風建設努力,都能夠催生社會風氣的蝶變。所以,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的家庭很小,家風如何對社會沒有影響,這顯然是錯誤的,需要更正。而只有如此,我們也就能夠看到隨著家風的興旺,帶動社風的繁盛。(蘇彥)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