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路上的“廈門創造”
東南網4月1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馬躍華)不久前,在第二屆城市民生建設與民生保障論壇暨2015社會治理創新經驗交流會上,廈門“全面提升市民素質,打造全國公共文明行為典范城市”案例獲評2015民生改善優秀案例。這是廈門在文明路上獲得的又一份榮譽。
去年,在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的基礎上,廈門掀起“全國公共文明行為典范城市”創建活動,通過開展“文明小白鷺,陋習我說不”,啟動“市民文明行為示范月”等活動,讓市民自覺自愿地當起文明行為的示范者和勸導者。
勇于向不文明說“不”
臺上是大廣弦說唱《文明廈門人》的表演,臺下幾個老爺爺隨著音樂沉醉其中。這種接地氣的文明傳播方式受到了居民的稱贊。“我們老年人都喜歡聽這些閩南戲曲,有時候還會自己唱上一段。”臺下的一位大爺說道。說唱《文明廈門人》是集美區引導群眾向不文明行為說“不”的一種方式,表演內容取材于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行為,倡導居民講文明、勇敢地站出來向不文明行為說“不”。
“廈門十大不文明行為包括哪些?”“亂丟垃圾”“在公共場合吸煙”“斑馬線前不禮讓”……觀眾輪流搶答引來陣陣笑聲、喝彩聲。一段時間來,廈門的不少演出中出現了這種新鮮的文明知識競答。去年,廈門發起“不文明行為”征集活動,有超過10萬人次關注、參與,收集到了2000多條有效建議。最終,市民投票選出“十大不文明行為”。廈門市文明辦主任黃鶴麟表示,廈門文明不能停留在讓座、撿垃圾等,還應該在全社會形成愛管不文明行為“閑事”的風氣。
一年來,向不文明行為說“不”漸漸成為市民的習慣。一些背街小巷的臟亂差等現象,都成了市民投訴的熱點。廈門還通過“文明創建暗訪團”,報道曝光發現的不文明現象:午夜燒烤攤、占道擺攤設點……這些與文明廈門“不和諧的音符”隨著暗訪團的曝光,有關部門的介入,逐一被解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6-04-08尤溪縣召開全縣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經驗交流會暨文明辦主任會議
- 2016-04-08我省全國文明城市縣級提名資格城市創建工作部署
- 2016-04-07豐澤區“四加強”“四注重”開展文明創建
- 2016-04-06仙游縣召開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工作推進會
- 2016-04-05豐澤區文明創建聚合力 整治動車站“三亂”成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