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6日訊(通訊員 謝建喜 謝漢杰)“路暢水清環境美,樹綠花紅家園潔”。近日,筆者前往東山縣杏陳鎮前何村,漫步“港后雅美生態公園”,只見一條明朝時期開發的古港直通村后,兩旁百年古樹參天,竹林和新種植樹林綠色影映、林濤疊翠,繁花似錦;沿著港道新建的木棧橋、石階慢行,可看到岸上和港道里的一些人物、動物、古船等雕塑群,寓意人們的勤勞、喜悅和希望。
其實,“港后雅美生態公園”僅是東山縣現有110個生態公園的一個縮影。生態公園不僅為近年來東山榮獲“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 、首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國家級生態縣”、“中國深呼吸小城100佳”等稱號增輝添色,而且成為東山人又一張引以為豪的“亮麗名片”,讓老百姓享受到的生態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福建省委九屆九次決議指出,高度重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努力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對于曾經遭受風沙危害的東山島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蔽羧盏臇|山,曾是一個“春夏苦旱災,秋冬風沙害”的窮海島。得益于縣委老書記谷文昌帶領干部群眾“上戰禿頭山,下戰飛沙灘,綠化全海島,建設新東山”;歷屆縣委、縣政府堅持以谷公為鏡,念好“造林經”,創綠化業,為改善生態環境夯實了良好的基礎。時代的責任又落到現任縣領導班子身上。近幾年,該縣從保護資源環境、加大生態建設等8個方面,篩選出生態文明建設項目14個,計劃總投資214.7億元,著力構建生態綠化網、環境保護網和城鄉保潔網三大網絡,把東山打造成一個宜居宜業更宜人的美麗海島。
據介紹,目前全縣已建成大小公園達110個,實行61個行政村,村村有生態公園,有的村多達四五個。還投入4000多萬元,建成12座垃圾中轉站、67個垃圾驛站,實現“村收集、鎮中轉、縣處理”的模式,全縣垃圾“零落地。”如今,東山已悄然模糊了城鄉之間的二元差距,城鄉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縣有6個鎮、61個行政村“家園清潔”行動達到省、市考核驗收標準。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4-07-18榕南臺環島路綠道擬建17個生態公園 2016年建成
- 2014-03-28福州閩江北岸休閑生態公園動建 工程總投資4500萬
- 2014-03-17榕閩江北岸休閑生態公園將動建 一期設自行車綠道
- 2013-10-18石獅爭創國家生態城市 村民家門口可逛生態公園
- 2013-07-30江心公園改造下月開工 力爭年底建成生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