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3月31日訊(通訊員李立群 謝黎明)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促進城廂區群眾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常太鎮馬院村圍繞環境優美、鄉風文明、社會有序的工作思路,積極開展美麗鄉村文明創建,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據了解,城廂區常太鎮馬院村位于區常太鎮西北部,是個革命老區村。毗鄰仙游縣游洋鎮、鐘山鎮;延壽溪北部支流貫穿全境;距鎮政府17公里。轄有7個村民小組,240戶1099人,黨員70人,耕地面積268畝,林地面積10895多畝,竹林近3000畝,村民的經濟收入以枇杷種植和勞務輸出為主,全村外出勞動力900多人,主要從事美容美發、食品加工、食堂承包等第三產業,年創產值1000多萬元,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9492元。
常太鎮文明創建工作人員介紹說,馬院村近年來,在市、區、鎮文明辦指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扎實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首先, 堅持黨建先行工程,增強村級班子活力。一是配好配強村班子。堅持把“想干事、敢干事、會干事、干成事”和思想政治過硬作為選人原則,選好村黨支部的帶頭人,并配備了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強的村級班子成員。二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積極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加強黨員干部隊伍的培訓學習。三是開展“為民服務崗”建設。實行重大事項“民主決策六步工作法”制度、村主干季度述職報告制度和包片干部月例會等制度。其次,立足農村實際情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積極發展枇杷主產業,幫助群眾搞好枇杷營銷工作,加大枇杷生產管理新技術的推廣利用,提高枇杷品質,著力保護常太枇杷品牌。墾復毛竹林6000多畝,年創產值近10萬元。組織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1000萬元以上。全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實現村村通水泥路,道路硬化率達100%。第三,深入實施城鄉一體,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馬院村作為市級第二批“幸福家園”試點村之一,完成村莊規劃修訂、旅游發展規劃編制及論證,完成村內道路、河道整治、山樹休閑公園、村莊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登山路景觀、忘憂谷、“愛情海”景觀綠化、幸福家園景觀綠化、攔水壩景觀等工程正在實施。大榕樹飯莊國慶節投入使用。“幸福家園”配套工程正在實施,馬院村鐵索橋、院里至際川步游道正在設計。乘著惠農利民的政策東風,馬院村積極爭取各級各部門補助資金,按照“形態田園化、生活城市化、福利均等化”的發展理念,深入挖掘利用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資源,全力打造“馬院人家鄉村游”生態旅游項目。第四,扎實推進道德建設,村風民風健康向上。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堅決反對一些農村存在的賭博、迷信等歪風,制定村規民約實行村民自我管理。大力開展“平安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好女婿)”、“善行義舉”、“誠信家庭”等創評活動,讓群眾在創建活動中實現教育與自我教育。以村黨支部核心,分別成立婦女勸賭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加強對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的領導。積極開展政治政策的宣傳教育,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積極宣傳貫徹公民道德建設規范,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讓群眾逐漸養成健康文明的現代生活習慣,不斷提高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第五,大力推進環境建設,積極優化人居環境。大力整合農村群防力量保平安。建立了莆田市首家鄉村警務室,為外出經商群眾看家護院,保一方平安,使在外鄉親安心創業。在院里片建立安全文明片區,做好暫住人口的摸底和登記,消除治安隱患。認真落實計生基本國策創一流。實行村民自治合同管理,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使他們自覺遵守計生政策。扎實開展“家園清潔行動”美環境。積極開展“三講一樹”活動,做好“門前三包”、道路硬化和環境綠化,從根本上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目前,馬院村美麗鄉村文明創建工作順利開展,節假日成為了市民、孩子生活、游玩、休閑的天地。(城廂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3-31安溪舉行文明出行公益健步走 再掀創城宣傳熱潮
- 2016-03-31春日出游,莫忘帶上“文明”
- 2016-03-31三明市開展“為文明點贊,為三明點贊”系列活動
- 2016-03-31善心善行 塑造文明新風尚
- 2016-03-30以文明還“清明”本色
- 2016-03-30“文明清明”理當帶上核心價值觀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