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贛州定南縣濱河路兩旁增加了不少宣傳標牌,入圍中國好人榜的劉木星、省勞動模范郭初輝等人物的照片和事跡介紹醒目地出現在道路兩旁。據了解,定南縣將濱河路打造成為“定南好人一條街”,集中展示近幾年來該縣涌現出來的“最美定南人”“贛州好人”“最美贛州人”等好人好事,通過宣傳他們的善行義舉,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在廣大市民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中國文明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高度重視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工作,并把這項工作作為凝聚力量、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戰略工程來抓。那么,如何能將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這要求我們廣大宣傳戰線的工作者們要全面系統、分層面、有重點地開展宣傳教育,一步一步地向前推進,引導人們不斷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融化在心靈里、體現在行為中,這方面尤其要注意要讓市民有“跡”可循。
讓市民有“跡”可循就要有廣泛的宣傳覆蓋和濃郁的宣傳氛圍。要讓市民都來學習好人好事首先要讓人們都來知曉這些好人好事,要讓報紙電視廣播網絡全方位、專題化、立體式的傳播這些充分體現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要在黃金時段拿出時間來唱響核心價值觀。要在城鄉主要路段、顯著位置、公共場所等全面覆蓋核心價值觀宣傳內容,并采用廣告、標語、條幅、電子屏等多種形式高頻次地宣傳核心價值觀相關內容,讓人們出了家門就看見“身邊榜樣”。另一方面還要加強核心價值觀宣傳隊伍的建設力度,充分利用機關講堂、學校課堂、市民學校等宣傳陣地,將核心價值觀融入一個又一個的生動事例中,深入淺出地向不同人群闡釋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外延。
讓市民有“跡”可循就要將核心價值觀宣傳融入文明城市、文明單位的創建全過程,不斷增強市民的認同感。要將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工作融入創建全過程,就要動員引導社區居民通過創建活動提升自身的文明素養和道德水平,身體力行地踐行核心價值觀理念。比如,在城鄉廣泛開展“中國夢我的夢”、“家風家訓故事征集”、“好家風故事匯”等系列主題宣傳活動,讓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要廣泛開展“關愛他人 關愛社會 關愛自然”志愿服務活動,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打工子弟、困難家庭和殘疾家庭為重點開展社區志愿服務活動。要深化美麗鄉村、文明交通、綠色出行等環保活動的內涵,讓這些生動、具體、有感召力的活動引領人們向善向好。
讓市民有“跡”可循就要抓住宣傳核心價值觀的“關鍵少數”。要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不斷深化黨員干部到社區“雙報到”工作,讓干部在走基層、訪民意、干實事的過程中傳播核心價值觀的理念。要特別重視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問題,通過開展美德少年評選、我們的節日、向國旗敬禮、網上祭英烈等活動,扎扎實實讓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要充分發揮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群體的感召作用,通過廣泛開展道德模范評選表彰、道德模范故事會、巡講會等活動,推出一批老百姓身邊的好人好事,讓群眾身邊就有榜樣,就有活的核心價值觀。(劉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