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網絡空間如果不用文明和道德去占領,就會成為冰冷的精神荒漠,進而影響現實人心和社會輿論。特別是在當前社會處于轉型期,隨著各種媒體的興起,互聯網作為最盛行的“民眾思想集中地”,其輿情的走向對社會風氣直接起著越來越大的影響作用。眾多網民在網上發表的各種意見,讓人們在網絡言論泥沙俱下之中良莠難辨,干擾了人們對社會公德的理解和價值判斷。《好人365》專欄通過“互聯網+”這個平臺,一天講述一位“中國好人”的感人故事,將善事、善舉、善意、善念不斷通過網絡向社會傳播,為網絡空間注入了道德營養,為社會釋放了道德能量,讓道德的力量于無聲處浸潤人心。
放眼蒼穹之下,蕓蕓眾生皆是凡人。然而,這些平凡的群眾百姓,才是構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他們的一言一行代表著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向標。《好人365》這個欄目,讓天天好人涌現,人人各具特點。這種以國字號網站點贊凡人善舉做法,看似日復一日的平常,卻是給予“好人”們莫大的榮譽,更是把培育、宣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落細、落小、落長久的有效辦法。通過讓好人好事上榜、為凡人善舉點贊,為社會確立了日常生活的道德標桿和價值取向,讓人們更容易更經常地走近好人、學習好人,從而內心被感動,思想被觸動,最后與“好人”一道在各自崗位上為這個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習近平同志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好人365》正是通過講述我們社會生活中的平凡人,無論是他們因為孝老愛親的年復一年、見義勇為的英勇瞬間,還是敬業奉獻的創優爭先、助人為樂的默默善念,都因為他們具有草根特點,與群眾沒有距離感,宣傳起來容易讓人接受,使人們倍感真實可親。一年多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網民群眾的熱情參與,讓“好人”因行善有更多的獲得感和榮譽感,又讓群眾在模仿中有更多真實感和親切感。實現了群眾積極推薦好人,群眾自覺學習好人的良性循環。
道德讓我們敬畏,但絕不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好人365》每天講述的好人好事真實而具體,娓娓道來,沒有花哨的手法,一切盡顯平和、自然,然而自始至終,你定會被感動,這是一種極具的感染。每一位旁觀者在點贊之余都可以從好人身上感受到一股正能量,讓自己心靈沐浴道德陽光,感悟道德力量,從而產生學習好人、爭做好事的新風尚。可以預見,從“一天一位好人,眾人紛紛點贊”到“天天好人頻現,人人崇德向善”,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可以說,在“互聯網+”的時代,《好人365》欄目成為弘揚道德新風尚,傳播社會正能量的倍增器。
我們有理由相信,《好人365》專欄通過一天宣揚一個好人,一日樹立一種榜樣,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必定以涓涓善流匯聚道德汪洋,以點點繁星閃爍道德光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豐潤的道德滋養。(泉州市豐澤區委文明辦 洪春來)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3-24邵武市實施“三大”工程 助推文明旅游城市建設
- 2016-03-24廈門:創文攜手“動漫+” 把文明理念植入民心
- 2016-03-24閩侯縣開展“文明餐桌”集中宣傳活動
- 2016-03-24大田縣:舉辦公民道德論壇及文明信息交流會
- 2016-03-24福建召開文明旅游工作聯席會議 部署文明旅游工作
- 2016-03-24三明市召開全市文明辦主任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