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公安局“厝邊”警察志愿服務隊:
咱厝警察? 為愛而行
?
2010年,晉江公安成立“厝邊警察”志愿服務隊,“厝邊”二字在閩南語中意指“鄰里”。該志愿服務隊以“咱厝警察、為愛而行”為宗旨,通過延伸晉江公安“家”文化,用家人的姿態竭盡全力服務轄區群眾,營造了和諧的警民關系、干群關系,通過積極帶動其他黨政機關及社會力量持續關注志愿服務,繁榮志愿文化,得到教育、黨群、經貿系統及社會愛心人士的關注及參與,贏得了黨政、社會、群眾的廣泛認可。
志愿服務隊下設35個分隊、涵蓋注冊志愿者1200多人,表現突出且服務時長達100小時以上共計36人。志愿服務隊在晉江市公安局黨委、晉江團市委的雙重領導下,最大限度整合人、物力資源,通過推行“義務星期六”志愿服務,固化責任、科學管理,實現了志愿服務的常態化和可持續發展。相關活動事跡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服務隊被市委文明辦及團市委推薦參評福建省最美基層志愿組織、鄰里守望優秀志愿項目、團中央“團建優品匯”志愿服務項目等榮譽。
千人接力照顧,用一份愛心喜當被拐兒童的“父母”。晉江市育嬰院生活著130多位“孩子”,其中包括25位公安局解救的被拐兒童尚未找到親生父母,一直寄養在育嬰院。自2014年7月26日起,“厝邊警察”志愿服務隊堅持每周六前往育嬰院進行陪伴,截止11月14日志愿服務已達56次。志愿服務隊集嚴父慈母于一身,愛而有度、嚴而有法,而不是一味的同情給予,放任自由。通過陪伴,院內兒童在法律意識、道德水平、學習能力等方面均有明顯提升。2015年2月,晉江市公安局與育嬰院簽定“警院共建”協議,將“父母”的責任覆蓋到全局每一位同志。2015年9月12日,福建團省委副書記蘭明尚親自參與并指導育嬰院“義務星期六”志愿服務活動。
眾警力所能及,樹一份責任爭做孤寡老人的“兒女”。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敬老院生活著一群孤寡老人,他們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缺乏照料。志愿服務隊利用周末定期開展“愛心夕陽紅”敬老活動,送去生活用品、慰問金,了解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幫助打掃環境衛生,和老人談心陪伴。在志愿服務隊的引領下,晉江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懷圍繞在他們身邊,孝敬老人的美德在陪伴中薪火相傳。2010年以來,志愿服務隊幫扶孤寡老人300多人次,24000多個小時;先后送去各類慰問金、慰問品價值7萬多元。
輻射社會邊角,盡一份力量成為外來工友的“遠親”。晉江市外來人口達110多萬,以務工人員為主,文化程度相對較低,每逢春節返鄉高峰,“買票難”就成了困擾他們的一大難題。為此,志愿服務隊開始為外地工人開通“搶”票服務,確保每一位想回家的務工人員都能享受團圓。此外,志愿服務隊還專門整理制作了數千份“網上搶票攻略”印刷成冊發放到各工地、工廠、企業。活動開展以來,共為178位工友購買到返鄉車票。
立足公安主業,推一份創舉履好百姓門口的“管家”。2014年,晉江公安創新推出了“一村兩警”制度,“厝邊警察”志愿服務隊以此為契機,擴大志愿服務范圍和實效。在全市范圍內配合開展好“千警進萬家·警民心連心”掛鉤幫扶活動,期間共走訪慰問幫扶對象600余戶,發放慰問金及油米等生活用品累計達110萬元,為群眾解決困難和問題700多件,化解矛盾糾紛不計其數,同時也有效震懾了社區內的違法犯罪行為,給晉江百姓提供了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得到群眾的熱情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