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
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
保護美麗山河? 扮靚清新福建
?
2005年“龍王臺風”給福建帶來了嚴重災害,由此也引發了一批環保熱心人士的深思。2006年12月9日,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成立。9年來,協會秉持宗旨,建立專家咨詢委員會、法律援助與公益訴訟委員會、媒體委員會、藝委會、黨支部、合唱團,發展廈門、南平、周寧、青口等市、縣、鎮分會,開展垃圾干濕分類“i行動”、保護水環境“i行動”、綠色出行“i行動”、植樹減碳“i行動”、海洋保護“i行動”、福州內河保護行動、百姓河長行動,取得顯著成效。
一、創新志愿服務模式,搭建公益環保平臺
協會精心策劃“垃圾干濕分類資源化”、“關愛水資源保護水環境”、“綠色出行暢通行”、“海洋、海灘保護”等系列項目,積極探索“行動+宣導”、“政府部門+公益組織”、“協會+社區”、“協會+企業”、“協會+學校”、“志愿者+居民”等多種組合模式,聚合政府部門、社區、企業、學校、媒體等各方力量,努力擴大環保志愿服務的公眾認知度與社會影響力,吸引了眾多志愿者投入到環境保護“i行動”行列。
一是推進“垃圾干濕分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項目。以社區環保公益文化宣傳為先導,在福州晉安區、鼓樓區,寧德周寧縣等地開展試點,2014年12月廚余生化處理機正式投入藍山四季小區試運行,每月通過互聯網提取垃圾分類系統數據,按月張榜公布天天分類家庭,將廚余生化處理機生產出的有機肥用于綠化、家庭種植,并對接農場種植果蔬再回饋到垃圾干濕分類家庭。截至2015年底,垃圾分類示范區創下收集廚余垃圾1.74萬袋,處置濕垃圾13.78噸,該經驗還在廈門、莆田等市推廣,并與寧德市七步鎮對接,創立“互聯網+環保”的城鄉互動模式。
二是關愛水資源保護水環境。針對閩侯縣青口鎮飲用水源受到畜禽污染的問題,協會派出專家組多次調查,促成問題解決并協助當地成立了省內首家村級民間環保組織“閩侯縣美麗青圃環保志愿者協會”,配合政府從根本上解決水污染及生態破壞等系列問題。2015年,協會策劃“弘揚志愿精神 共護八閩母親河”項目,獲得省民政廳、財政廳支持,并在九龍江流域建立了20個環保志愿服務站,開展環保宣傳、調研活動。同年,與福州市內河管理處合作,推動實踐了“政府主導+NGO推動+公眾參與保護與監督+政府監管執法處罰+媒體廣泛宣傳”的福州內河保護模式,促進了公眾參與環境監督意識的提升和積極行動。面向全省公開招募“百姓河長”媒體見面會,啟動“百姓河長”招募計劃,并向首批招募的4位志愿者頒發了“百姓河長”聘書。舉辦全省“百姓河長”培訓和交流會,邀請專家對30多名志愿者進行水環境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說明、水污染的調查與取證課題等培訓。
三是開展濱海沙灘保護與增值放流宣傳活動。2014年開始,與省海洋廳聯合啟動實施“碧海銀灘生態行——清潔海灘”項目,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的海洋環保經驗,對凈灘垃圾進行分類統計、溯源,對相關企業和廣大消費者進行生態保護倡導。承辦世界海洋日全國主會場平潭的凈灘行動。與上海仁渡等組織聯合在深圳發起“中國海岸線垃圾清理與監測網項目科研監測行動”,聯合集美大學等高校每月在廈門鳳林灣海灘開展凈灘公眾參與行動,每單數月聯合全國沿海環保組織開展凈灘科研監測行動。協助省海洋廳招募福建省143處濱海沙灘保護志愿者,開展“福建省百姓富·生態美‘江河湖海年年有魚’增殖放流宣傳發動”活動,建立“騰訊公益 江河湖海年年有魚”募捐平臺,多渠道推送宣傳消息,2015年度參與線上捐贈達105408人次,其中30214人次發起了一起捐,籌資98261.79元;線下組織福建省23所高校37支隊伍開展了65場主題宣傳,19755人參與,籌款2589.9元。2015年度,眾籌總額達100851.69元將全部用于2016年度福建江河湖海增殖放流活動。
二、規范志愿服務活動,培育志愿服務隊伍
幾年來,協會在制度建設、人本管理等方面積累了深厚的經驗,制定了《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志愿服務管理辦法》,得到省政府有關部門的好評推廣。在志愿服務管理的執行上,每年對省內高校優秀環保社團和優秀環保志愿者及優秀環保項目予以評定與表彰,為高校優秀環保志愿者搭建了相互學習、交流與借鑒經驗的平臺。2011年,協會榮獲福建省精神文明指導委員會授予的“志愿服務先進集體”榮譽;2014年11月,省委宣傳部召開福建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協會作為全省唯一的環保社團組織以“友善青山綠水 呵護共同家園”為題,在大會上介紹協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驗,得到廣泛好評。
三、注重網絡媒體作用,傳播公益環保理念
重視自媒體建設。建立協會網站和協會圖片網,保存生態環境保護活動照片2萬多張,建立優酷視頻,保存協會近年來的新聞報道視頻,開設微博、微信將環保信息及時在網上傳播,協會《工作簡報》通過郵箱發送到3000多名志愿者手中,發揮了志愿精神傳播的主渠道作用。注重通過協會網站、微博等宣傳媒介,實時發布各個項目的詳細行動細則,廣泛招募環保志愿者。項目結束后,及時在網站、微博上發布活動總結,分析存在問題,提出修正意見。加強與人民網、福建日報、海峽都市報等媒體合作,廣泛宣傳環保志愿者的先進事跡,宣傳綠色出行志愿者長期堅持低碳出行,在擁堵路口開展小車流量調查,征集金點子;宣傳植樹減碳排志愿者年年參與造林指導,并致力于行道樹樹種的實用性分析研究等。通過典型宣傳,傳遞正能量,有力引導廣大社會公眾自覺參與到與衣食住行相關的各項環境保護行動中。
近年來,協會先后獲得福建省“優秀志愿服務組織”、“十佳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等榮譽,30多人次被授予“全國五星志愿者”、“福建十大綠色人物”、“母親河獎”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