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志愿者〕
?
仙游縣96歲退休老人、助學濟困志愿者黃文謙:
我要做個有能量的人
?
“做個有能量的人?!边@是仙游縣革命老區村度尾鎮中峰村的老游擊隊員、助學濟困志愿者黃文謙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黃文謙自小家境貧寒。解放戰爭期間,他參加仙游地下游擊隊工作,解放后在度尾鄉人民政府工作,195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改革開放后,黃文謙在福州一家食品公司任職。如今,已正式成為一名注冊志愿者的他,雖96歲高齡卻仍在仙游一家食品公司從事會計工作,發揮余熱,為助學籌錢。
“我生于解放前,由于家里貧困,喜歡讀書卻沒有條件。輟學的滋味我嘗過,不希望身邊貧窮的孩子們和我一樣?!秉S文謙說,幫助貧困學子用知識改變命運,是他助學的初衷。
老人是從2002年開始關注助學的。那年,一個遠房親戚向他借100元錢,說是要交孩子的學費,他馬上應允幫助孩子。隨后,黃文謙從該小學了解到,交不起學費的還有20多名學生,老人當場就捐了2000元,為這些貧困學生交學費。自此,老人便萌發了助學濟困的念頭,決定退休后繼續打工,所賺的錢全部用來助學。為了幫助更多貧困學子,老人至今還在食品公司打工。黃文謙每月的退休金收入有2000多元,加上1000多打工的工資,領到錢后,他總是把錢存起來,然后如同他手中的賬目一樣,把這筆錢細細分配:資助貧困小學生,每年兩千元;獎勵品學兼優的窮學生,每年一千元;村里一些孩子,拿了大學錄取通知書,缺錢的,每年三千元;年終到了,慰問全村的貧困家庭人員,每年四千元。
黃文謙不但助學,也十分熱心村里的公益事業。早在1995年起,黃文謙就積極為村里的各類公益志愿服務活動勞心勞力。村里老人協會活動室建設、鋪橋修路等,他總會慷慨解囊。中峰村小學教室因危房改造缺少資金,黃文謙老人獲悉后,立即將兒子給他出國探親的費用一萬元全部捐給學校。中峰村有兩生產隊地處偏僻,一座過溪橋是外出的必經之路,2006年臺風把橋刮塌了,學生們上學要多繞好多路。老人獲悉后,便立即牽頭捐資5000元重造過溪橋,自此,黃文謙每每聽聞附近哪里有修路建橋的,便會主動捐資。多年下來,96歲的他累計助學助貧40多萬元、1000多人次。
黃文謙的愛心善行也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只要是外出開展助學公益活動,短途的,身體狀態好時,他就自己一個人去;長途的,常常有家人陪伴左右。老人時不時會收到受助學生的感謝信,這些都讓老人開心不已。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在老人的言傳身教下,黃文謙的6個兒女還有20多個孫子孫女,共有18人大學畢業,其中6名碩士研究生、2名博士。他的下一輩中,也有不少人積極投身公益事業。
老人的善舉得到社會認可。2007 年,他當選第五屆感動福建十大人物之一;2011年12月,被市委、市政府表彰授予“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稱號;2013年,當選“感動仙游十大人物”之一;2015年9月,入選“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身邊好人,同年還榮獲莆田市首屆道德模范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