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點半,裝著豆腐丸的竹箅從儲藏室被一一端出
東南網(wǎng)3月10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偉強 陳小芳/文馬俊杰/圖)二月二,龍?zhí)ь^。這天又被稱為“春龍節(jié)”,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各地老百姓會舉行不同的活動來慶祝,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昨日,莆田城廂區(qū)的泗華村延續(xù)了明末清初的民俗——搶豆腐丸,提前迎接“二月二”。百名村民齊聚泗華村溪安祖社,在喜慶的鑼鼓聲中搶豆腐丸,并將搶得的豆腐丸帶回家中,在“二月二”這天煮了一家人一起吃,共同祈盼新一年團圓平安、事業(yè)紅火。
依照風(fēng)俗,端出的豆腐丸先進入宮廟,祈得神明賜福
明清傳承至今僅斷過一年
昨日上午10時許,雖然天空中飄著毛毛細雨,但位于市區(qū)的泗華村溪安祖社一片熱鬧,大伙不約而同地來到此地,等待參與搶豆腐丸民俗活動。“單黃豆就用了150斤,還加了淀粉和花生等素食。”泗華村溪安祖社董事會的蕭亞渭介紹說,搶豆腐丸民俗活動自明末清初傳承至今,每年二月初一,不論刮風(fēng)下雨都會如期舉行。蕭亞渭說,傳說古時祖社有位窮苦出身的菩薩,這位菩薩吃素,人們?yōu)榱似矶\風(fēng)調(diào)雨順、平安興旺,特地準備了豆腐丸子前來供奉菩薩,又因菩薩好熱鬧,于是就在菩薩廟前組織搶豆腐丸活動。明末有一年,因祖社考得多名進士,進士覺得搶豆腐丸活動不雅,建議采用分發(fā)豆腐丸。“當年,因為沒有舉行搶豆腐丸,祖社就出現(xiàn)了很多不平安的事件。”于是,人們還是延續(xù)二月初一搶豆腐丸的民俗活動,直到今天都不曾斷過。
開搶前部分豆腐丸入鍋煮湯,分給在場的眾鄉(xiāng)親品嘗
男女老少一起搶平安吉祥
隨著放學(xué)學(xué)生的增多,祖社院子越來越熱鬧。祖社的老人們已提前將豆腐丸分裝在小碗或紅袋當中,每五個一袋,意味著五谷豐登、五子登科等。11點半,鑼鼓聲響起,在三聲炮響后,搶豆腐丸活動正式開始。十幾位小伙子,將豆腐丸放置在紅色托盤,將托盤舉過頭頂,快速跑向人群,遇到搶豆腐丸的人就會迅速躲避,盡量不讓人們很容易就搶到豆腐丸。記者看到,參與搶豆腐丸的男女老少均面帶笑容,十分和氣,偶爾出現(xiàn)兩個人搶到同一袋豆腐丸,雙方會相互禮讓。“不僅是村民會過來湊熱鬧,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只要是來客,都歡迎參加。”蕭亞渭說,搶豆腐丸民俗活動人多才熱鬧,不論是不是祖社的社員,均可參與,祖社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搶到平安吉祥。
二月二,龍?zhí)ь^。這天又被稱為“春龍節(jié)”,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各地老百姓會舉行不同的活動來慶祝,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豆腐丸分給在場的眾鄉(xiāng)親品嘗
二月二,龍?zhí)ь^。這天又被稱為“春龍節(jié)”,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各地老百姓會舉行不同的活動來慶祝,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開搶啦!人人臉上展開笑容,現(xiàn)場氣氛火熱
二月二,龍?zhí)ь^。這天又被稱為“春龍節(jié)”,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各地老百姓會舉行不同的活動來慶祝,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搶豆腐丸是泗華村特有的民俗活動,每年農(nóng)歷二月初一開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