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中華絕技拾民情 文明迎春慶元宵
跑旱船??
文明風2月22日訊? 福鼎市沙埕“鐵枝”俗稱“杠”、“閣”, 始于清乾隆年間,是沙埕漁家元宵節傳統民俗活動之一。它吸收了民間文藝、傳統戲劇、舞蹈雜技等藝術精華,高度一般7至8米高,有的甚至能有十幾米,層與層之間稱為“過枝”。演員坐在扶枝位置上,手持道具,表演簡單情節或雜技動作。沙埕鐵枝具有漁村鄉土文化氣息和精妙絕倫的表演藝術特色,2008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鐵枝在沙埕一帶漁鄉已流傳數百年,漁鄉人民把它當作“傳家寶”,只在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把它辦出來大張旗鼓地展示一番,成為眾多民俗活動中最驚艷璀璨的一道風景。今年正月十三至十五日, 濱海集鎮沙埕再次上演一年一度的繁華。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6-02-22城廂區2016年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主題活動綜述
- 2016-02-22永安:元宵燈展流光溢彩 市民賞燈喜笑顏開
- 2016-02-22元宵燈會迎觀燈高潮 20多名青年身著古裝賞花燈
- 2016-02-22今年元宵燈會首創網上觀燈 足不出戶賞花燈風情
- 2016-02-22豐澤區:少林社區舉辦“傳承海絲文化 老少同樂慶元宵”活動
- 2016-02-22泉元宵民俗活動連續12年上央視 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