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在鄭州飛往海南的航班上,一位河南新鄉老人因患有腦梗無法握勺進食,空姐樊雪松跪在老人身邊喂他吃飯。老人因感動而泣不成聲,這一幕被飛機上的乘客拍下,傳上網絡。(2015年12月11日《鄭州晚報》)
友善,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詞匯,只需要簡單的行動。“空姐跪地喂老人吃飯”,看似小舉措,卻反映出空姐樊雪松“推己及人”的友善情懷。按理說,碰到這一幕,最感動應當是旁邊的乘客,然而此情此景,連帶感動了許多網友,恰恰說明不起眼的友善舉措,能夠被放大、能夠傳遞并感染普通人。我們理應看到“空姐跪地喂老人吃飯”的友善亮點。
友善往往體現為“多此一舉”。“空姐跪地喂老人吃飯”的可貴之處,就在于樊雪松的“多此一舉”。一方面她看到老人行動不便,主動把老人調到最前面的座位,一來方便老人進出洗手間,二來有個照應,這個決定體現出樊雪松作為乘務長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當她看到老人無法握勺進食,主動跪地喂老人吃飯,卻超出空乘服務的范疇。在常人看來,如此舉措實在不必要。然而樊雪松的“多此一舉”,卻正是老人所急需。友善不需要多么漂亮的口號,而是在別人困難時提供“不必要”的幫助。空姐樊雪松的“多此一舉”,反映出她的友善之心,也讓專業素養提升為友善價值。
“空姐跪地喂老人吃飯”的友善亮點,不在于做了多么大的事情,而在于通過“多此一舉”,反映出友善的真諦。友善表現為寬容、換位、平等和尊重。一個具有友善情懷的人,往往能夠“推己及人”,能夠想人所想、急人所急。一個樂于踐行友善的人,往往體現為多此一舉、愛管閑事,卻在不經意間傳遞了友善熱度,構建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正如空姐樊雪松所說,“真正的服務不是靠培訓和要求,是發自內心的感情。”
一個“多此一舉”,可以看見友善亮點。一個“推諉扯皮”,也足以讓人心寒。發生于2015年11月9日的“南航急救門”事件,無論是機組人員和機場救護人員互相推諉、均未及時施救,還是999急救車轉院風波,都可以看到友善的缺位。雖然相關單位事后均表示了歉意,卻已然不可挽回友善的丟失。平心而論,我們與其訴求相關單位抓緊建立健全急救機制,不妨先要求當事人引以為鑒,端正對友善的認知,及時伸出友善之手。我們與其事后感慨人的文明素質,不如事前強調每個人都可以做友善之舉。
很多時候我們并非不記得友善的可貴,而是忘記了友善的可行。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關愛、幫助他人,其實并不難,只需“推己及人”“推而廣之”。該出手時就出手,可見友善之心。為空姐樊雪松點贊,因為她的“多此一舉”,讓友善之香迎面而來。(陳克禮)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