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山東男子李儒寶夫妻倆和哥哥嫂子四人陪同老人前往費縣人民醫院檢查,老人拍完CT后坐在候診區等待檢查結果,李儒寶覺得鐵凳子有些涼,母親穿的較單薄,害怕母親著涼,便把母親摟在懷里為母親取暖。被偶然抓拍到后,一經朋友圈發出,網友熱贊這是今冬最溫暖的一幕!
李儒寶的“抱母取暖”,盡管是一個兒子當時所能做的事兒,但看到李儒寶如此孝敬老人,看到李儒寶的“抱母取暖”,無論你是哪種身份的人,都會油然而生一種敬意。李儒寶的“抱母取暖”,傳遞的是“大孝”的正能量,閃耀出人性最美光輝。
父母之愛是世間最純潔、最無私的愛,他們會為你的病痛而落淚,為你的進步而高興,為你的幸福而操勞,為你的未來而奔波,為你的永遠而牽掛,但他們從來沒有向你要求過回報。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作為兒女的我們,又應該怎樣去行孝呢?李儒寶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那就是:行孝要及時,孝行常相伴,孝德需相傳。
百善孝為先,行孝當及時。我相信世上許多人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心愿,但卻以種種理由推遲行孝的日程,想等條件好一點兒,掙錢多一點兒,孩子大一點兒,時間閑一點兒,工作穩定以后,再讓老人好好地享享清福。總以為來日方長,總以為機會常有,但等到我們功成名就攜子帶妻衣錦還鄉的那一天,父母卻離我們遠去,帶著對我們深深的掛念,遺留給我們的是終身遺憾。試想,李儒寶兄弟在其母親腹部疼痛時以“忙”或“小病熬一熬就過去了”的理由推脫,還會有“抱母取暖”的人間至孝美景出現嗎!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故行孝當及時,錯過機會,將是終身的遺憾!
誰言寸草心,孝行常相伴。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把“孝”落實到行動上。孝敬父母,用不上轟轟烈烈,一顆孝心,也只需平平濃淡。父母不需要高樓別墅、豪車金縷,也不需要山珍海味、封官加爵。孝需要常回家看看,即便我們再忙再累,也要帶著孩子回家看看,聽媽媽嘮叨嘮叨,替爸爸捶背揉肩,給媽媽做桌好飯,為爸爸帶點特產。很多時候,一個電話問候,一回細語閑談,都能在父母心里掀起驚天波瀾;一次熱水洗腳,一頓清淡晚餐,都能給父母帶來無窮滿足感。李儒寶“抱母取暖”其實并不算得驚天地泣鬼神,然而,就是這樣的“平凡故事”,卻閃耀出人性最美的光輝,被網友贊為“今冬最溫暖的一幕”。
孝德需相傳,報得三春暉。一個家庭,獨孝不如眾孝。李儒寶家庭就是這樣的,面對母親的一項普通檢查,兩兄弟夫妻4人全程陪同,而老人懷里的水杯也是兒媳婦灌滿了熱水讓她取暖用的。原本兩個人就可以陪母親看病了,四個人爭相陪同。并且李儒寶的大哥對弟弟“抱母取暖”的做法感覺很正常,面對記者李文儒說“親娘身體不舒服,抱著她讓她暖和是我們當時所能做的事兒,我們沒有考慮太多,就是做了應該做的。”一句簡單的言語,卻顯示“孝德”已經作為一種良好家風在這個家庭默默傳遞,我相信他們的孩子以后一定會成為德孝美好家風的傳承者。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行孝當從習李儒寶開始,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用我們的行動來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使全社會形成孝親敬老的良好氛圍,讓“孝”這種美德家風在實現偉大復興夢的道路上進一步發揚光大。(馬艷超)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