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百度將急欲變現的病種類貼吧項目競價出售給不良醫療機構的做法正遭受大范圍的質疑。事實上,購買貼吧運營權早已成了“產業鏈”,2014年百度就嘗試將貼吧商業化運營。按官方價格,百度貼吧運營權價格最低每年3萬,代運營最低每年6萬。昨天,百度公司正式對外宣布,百度貼吧所有病種類吧全面停止商業合作,只對權威公益組織開放。此前一天,專注血友病防治的NGO組織“血友之家”已經接受百度貼吧的邀請,成為血友病吧的新吧主,“血友之家”也成為首家參與病種類貼吧運營的公益機構。
無論是“百度貼吧目前注冊用戶超過10億,月活躍用戶突破3億,共擁有1900萬個主題吧”,還是快播公司的“2007年正式成立,2011年銷售額達到1.3億元”,都見證了高科技超強的魅力和征服力。說“互聯網+”改變世界可能有一些夸張,說它改變思維模式、發展模式,卻是不爭的事實。李克強總理之所以把“互聯網+”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當下的我們之所以積極倡導“互聯網+” ,也正是期待新技術,釋放出澎湃的發展紅利、經濟紅利。
尤其需要強調的是,中國當下的網民將要達到七個億,網絡已經成為“第二社會”,“互聯網+”和人們的精神道德生態,發生著越來越多的聯結,因此,我們在進行技術創新的同時,也應該在其中融入文明、秩序、規則、敬畏感、慎獨意識。給社會和公眾帶來經濟效益,也帶來“崇德向善的技術”、“溫文爾雅的技術”。
其實,這也是技術發展的底線,生產出物質財富、物質產品,也要生產出對等的公共責任感、企業公民意識、悲憫的公共情懷等等精神公共品。“無論技術怎樣創新和顛覆,正義價值一定不能被顛覆”。我國之所以將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納入企業品質的重要構成,也正是要“促進社會全朝向擁有信仰、具備信念、充滿信心、崇尚誠信、公平公正的方向發展”。栽培更多“君子企業”。
可看看今天的“百度貼吧事件”和“快播事件”。快播公司作為技術開發者,應該能夠預見到缺乏有效監管和過濾的視頻傳播,注定會帶來更多的藏污納垢、盜版滿天飛。能夠預見到了,而沒有進行技術堵截,而任其發展,就算是不違法,也構成了責任感流失。單單是無形中助長了黃毒和盜版的流行,就是企業道德的嚴重缺位,讓技術成為了不良行為的助手,企業當然難辭其咎!百度公司就更瘋狂了,病友的資料都成了牟利的材料,連最起碼的尊重、最起碼的誠信都沒有了,這個所謂的“科技平臺”,真的成了“災難的平臺”。
過分放大技術開發者的強勢、霸道、野蠻、高高在上,將最應該擔當的公序良俗都扔到了一邊,更丟失了對社會秩序、文明和諧的信仰與追隨。造成了道德扭曲、精神淪喪,恥感降低。這種所謂的高科技,還是公眾期待的“好技術”嗎?
總有人因為當下互聯網法律不夠健全,而對所謂的技術犯罪,“理解多多”,“技術本身無過錯”。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可是不要忘了,各種法律的出臺與社會發展速度相比,總有一定的滯后性,所以,我們在倡導依法治網、依法管網的同時,也要積極強調依德治網、依德管網。讓“法治”和“德治”攜手共進,高技術的快捷、高效,也才能創造出更多正面效應、積極效應。
愛因斯坦說,“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帶來幸福還是帶來災難,全取決于人自己,而不取決于工具。”就算是當下的互聯網法律不夠健全,如果技術開發者有自覺的道德敬畏感、文明敬畏感,在賺取利潤的同時,自覺履行道德責任、企業公民責任。沒有公共監督和司法處罰也儼如君子,上述不良事件也就不會發生了!(板橋居)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