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有難好人幫,好人有“難”誰來幫?安徽省實施道德信貸工程兩年多來,通過對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優先評級授信、優惠貸款利率等舉措,為有需要的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化解資金之渴。目前,已惠及各級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近千人,發放貸款額兩億余元,至今沒有出現一例賴賬壞賬。(1月27日 《人民日報》)
長期以來,道德層面的好人只是精神層面的獎勵,并不會與物質層面的獎勵掛鉤。然而,安徽省推出的“道德信貸”,卻打破了人們的常規思維,賦予了積德行善者市場經濟下的物質獲得感。既然有德,就應該真正實現“德者有得”的目標,讓好人得到回報和饋贈,激發積極向善的正能量,從而培育出良好的社會風氣。
毋庸置疑,“道德信貸”所釋放出的積極因素,無疑是不可估量的。長期以來,什么樣的資產最為可信,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固定資產才是最值得信任的。正因為如此,對于銀行貸款來說,也常常需要抵押、擔保等等,以免銀行債權遭受損害。對于積德行善來說,人們常常止于精神層面的褒揚,積德行善并不會積累固定的資產。那么,將“道德信貸”變為一種抵押,讓好人獲得資助和貸款,也讓善行之人懂得好人有好報不只是“說”,更是應該“做”。由此,“道德信貸”能夠釋放“崇德向善”示范效應,推動正能量的集聚和傳遞。
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平如何,并不是憑借著空洞的說教來實現的,而是應該體現在公民個人舉動中,更體現在整個社會環境中。從這個方面而言,弘揚和塑造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就應該遵循和考量社會現實情況,明確“德者有得”的涵義和目的,在精神層面給予激勵和褒揚的同時,從物質層面給予更多的傾斜和照顧。在“人無完人”的社會語境下,要求每個人做到盡善盡美不可能,但我們應該側重于激發他們的內心善意和良知。每個人都有物質和精神層面兩個需求,而“道德信貸”正是迎合了公民個人的兩種需求,從而讓“德者有得”能夠蔚然成風。
誠信向善一直備受人們推崇,在如此喧囂的社會大環境中,顯得更加重要和珍貴。對于一些品德修養高的公民來說,他們往往在自己的信念支配下,不斷將誠信和道德演繹的淋漓盡致,為社會貢獻出了更多的光和熱。面對他們炙熱的雙手,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激勵,幫助他們實現更多的夢想和目標,充分挖掘出優良道德品質背后的潛在資源。如此,必然會激發人們對誠信道德的追崇之心,鼓勵人們以誠信和道德為榮,促進社會觀念和意識形態上的進步。將道德當作一種“精神資產”,并滲透到公民的社會生活中,無疑是時代的進步,更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精神價值基礎。
德善之風需要“增值”,而“道德信貸”正是最好的途徑和方式。推動誠信道德建設,培育良好社會文明風尚,正需要一盞道德的明燈,照亮每個人的精神世界。我們相信,通過“道德信貸”所帶來的“增值”作用,必然會激發出道德文明發展的蓬勃動力,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貢獻出更多的力量。 (荔城區委文明辦 飛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6-01-28永定舉辦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事跡展
- 2016-01-28廈門兩名道德模范設個人工作室 為全省首創
- 2016-01-27武平縣舉行第三屆道德模范暨首屆系列“最美人物”表彰大會
- 2016-01-27將樂:市委文明辦領導江學富慰問道德模范與美德少年
- 2016-01-27省委文明辦慰問道德模范李梅彬
- 2016-01-25三明市大田縣舉辦第二屆道德模范頒獎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