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2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鐘茂富 劉建奎)“孩子們都成家了,但家里還有一個九旬老母和一個癱瘓的病人需要照顧。”1月20日,省道德模范、武平縣中赤鄉萬營村村民藍富昌,正在一個離家5公里遠的山坳里忙活。
在那山坳里,社會各界幫扶他建立起了一個砂仁林下種植基地。這個基地,承擔著他們夫妻倆贍養家中老人與病人的經濟基礎。
多年來,藍富昌和妻子鐘永秀經營著一個特殊的家庭。1988年藍富昌的堂弟藍富增不幸受傷癱瘓,他的妻子鐘永秀始終不離不棄。1997年,藍富昌原配不幸病逝。在親人們的撮合下,藍富昌與鐘永秀走到了一起。從此藍富昌一肩挑起兩家擔:兩個家庭8個孩子,常年患病的老母親,妻子那癱瘓的前夫,以及欠下的債務。藍富昌每天陀螺般轉,精心照料妻子癱瘓的前夫,為他準時送飯,清理屎尿,用熱水擦洗身子;為了償還債務,他起早貪黑,省吃儉用,精心耕耘十幾畝農田,農閑時在附近工地打零工。在夫妻倆精心經營下,原本由兩家人組成的“大家庭”,溫暖如風,愛意融融,孩子們先后成家立業。
藍富昌“一肩挑起兩家擔,再苦再累不言棄”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感動了社會各界。2013年3月他榮獲“2012年度感動福建十大人物”提名,2013年2月榮登福建省孝老愛親“好人榜”,2014年榮獲第三屆福建省孝老愛親道德模范稱號。
被評為道德模范后,省市縣文明辦給予藍富昌5.7萬元的獎勵幫扶金。領到這筆幫扶金,藍富昌首先想到的是用這些資金發展生產,以更好地贍養老母親和照顧妻子那癱瘓的前夫。
藍富昌說,孩子們都成家了,不過日子過得并不是很寬裕;自己年歲大了,重體力活干不了,但當初對妻子的承諾——要幫她好好照顧癱瘓的前夫,一定要繼續履行。“我以前種過中藥材砂仁,有一些種植經驗。這東西一次種植,栽培得好可采收幾十年。”藍富昌說,于是他在2014年冬,選擇了一個離家5公里遠叫松樹坑的地方,把荒蕪多年的田地重新開墾出來,并發動村民到荒山深澗采集砂仁種苗,以1株10元的價格收購下來。經過整個冬天的忙碌,藍富昌終于建起了一個占地10余畝、種植1.5萬株的林下經濟砂仁種植基地。
經過精心栽培,砂仁長勢良好。2015年冬,藍富昌的砂仁開始零星結果。“共采集了1.5公斤,200元1公斤。”藍富昌信心十足地說,“明年就能正常結果了,經濟狀況也會越來越好。感謝政府的幫扶啊!”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