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精神文明建設接地氣惠民眾
海滄義務交警路上執勤保護行人安全過馬路。鄭偉明 攝影
東南網1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阿貴 林曉蕾)這一邊,行人自覺等待紅綠燈,斑馬線前停車禮讓行人;那一邊,“紅馬甲”志愿者正向游客倡議“垃圾不落地”,市民正俯身撿起路邊的垃圾投入分類垃圾桶……冬日的廈門海滄新城充滿溫暖,處處洋溢著文明、和諧的氣息。“海滄很有愛,文明已成了這座城市最溫暖的底色。”生活在海滄的媒體人楊先生高度評價道。
高度點贊的背后,是海滄區精神文明建設接地氣得民心的寫照。近年來,在新老廈門人的熱情參與下,海滄區的文明創建碩果累累:從2011年的全省第八名,2012的全省第四名,到2013年的全省第二名,再到2014年總評年的全省冠軍,海滄文明創建實現“四年四級跳”;2015年6月,省委、省政府授予海滄區“全省文明城區”的榮譽稱號;在2015年全市連續兩個季度城區文明指數測評中,海滄區取得全市總分第一的成績。
貫穿其間的,是海滄區執政為民、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和獲得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文明創建是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標志,是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是凝聚強大合力的重要抓手。”海滄區委主要領導指出,創建工作要始終堅持惠民利民,始終堅持共同締造,始終堅持統籌推進,突出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再造,突出城區建設的提檔升級,突出體制機制的創新完善,持續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