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一對夫妻過馬路未走斑馬線,與一騎車男子擦身而過時女子竟被一腳猛踹,摔倒在一輛汽車后輪旁,十分危險。丈夫以為妻子是被汽車碰倒,還差點打了司機。(1月7日,中國新聞網(wǎng))
誠然,橫穿馬路不走斑馬線這種不文明行為,不但給自己帶來生命危險,也容易引發(fā)路上正在行駛的車輛為避免碰撞引發(fā)其他交通事故,確實應該受到批評和制止。但是該名“糾正者”在路中央臨門一腳把橫穿馬路者踹倒,險些被后面的車輛碾壓,這更應該受到喝止和譴責,孰不知粗暴一腳也把自己踢進了不文明之列,甚至有惹上官司的危險。
筆者聯(lián)想到了此前報道的城管人員在制止占道經(jīng)營時野蠻執(zhí)法,對待小攤販采用折斷桿秤、掀三輪車、踩爛水果等做法,甚至拳頭相向。有的人為了不讓他人在墻角或偏僻之處亂倒垃圾和小便,便用上了辱罵或詛咒的文字作為提醒標語。有的車子沒停好妨礙他人進出,車身被噴油漆、故意劃傷或扔垃圾等。種種做法,看似制止不文明,實則給社會增加了新的不文明,也給他人心里添堵。
我們常說和諧是城市最美的風景,文明是城市最好的名片。我們每個人既是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參與者,也是城市文明的直接受益者。作為這個城市的一分子,每個人都不希望這個城市出現(xiàn)不文明行為,看到隨地吐痰、隨地便溺、翻越護欄、亂丟垃圾、車輛亂停、到處涂鴉、踐踏草坪、損壞公共設施、排隊亂插隊等行為也都會有一種上去糾正制止的正義感。但是,如果一時過于沖動,方式欠妥,采取一些過激行為,不是好言相勸,而是惡語相加,那么就起不到提醒和糾錯的作用,反而會引起故意對立情緒,甚至引發(fā)漫罵沖突而結下梁子。
筆者認為,在現(xiàn)在的文明社會中,每個人都應從自身做起,時時處處恪守文明規(guī)范和道德約束、感同身受為他人著想。當看到他人有不文明行為時,一方面要敢于糾正制止,另一方面還要注意方法方式,既要敢于對不文明說“不”,又要說得讓人心服口服,切記有理還要有禮,切忌以不文明對待不文明,以不道德對待不道德!(泉州市豐澤區(qū)委文明辦 洪春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