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出行,你是否帶上了“文明”
元旦三天小長假,全國各地景區迎來了假日的出游高峰,也迎來了對游客文明素質的又一次考驗。
為營造健康有序的旅游環境,社會各界對文明旅游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也對游客、旅游服務者和管理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省自身,你在出行途中是否帶上了“文明”?
游客文明素質喜憂參半
杭州的西溪濕地公園,游客大大多于往日,曲水尋梅景區的石板橋上,不少游客流連美景停下拍照。此外,在水邊,一些救生圈、救生桿等安全設施也被某些游客拿到別處把玩。
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清晨前來觀看升旗的游客在元旦假期期間明顯增多。一名環衛工作人員說道,一到假日就是他們最緊張和忙碌的時候,廣場一旦出現垃圾就必須立即清理掉,這讓工作強度比平日更大。“不過近兩年已經好多了,人們開始有意識地注意不亂扔垃圾,有些人還自帶了垃圾袋。”
每逢假日,文明旅游就成為重點倡導和關注的話題,而文明旅游的實踐也需要每個出游者的自我約束。從事導游工作的梁明告訴記者,近兩年來,許多旅行社開始有意提醒游客注意自己的行為和遵守景區規定,現在已有所改觀;但一些不文明現象仍然常見,如亂扔垃圾、攀爬雕像樹木拍照和隨意插隊。
總體來看,我國游客數量正逐年上升,游客的文明素質也參差不齊。有專家認為,在旅途的陌生環境中,人們更容易放松對自己行為的約束,若文明出行的意識薄弱,從眾心理發揮作用,不文明現象就會頻現。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12-29“為中國加分”文明旅游行動在廈啟動
- 2015-12-18廈不文明旅游現象:游客為拍照踩踏草坪騎大炮
- 2015-12-17文明旅游當從禮貌用語開始
- 2015-12-17從衣食住行談文明旅游
- 2015-12-16惠安縣強化文明旅游行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