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服務隊”,共建共享美好和諧新家園 社區“微自治”把居民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旁觀者變成“自助互助、共建共享”的參與者。據悉,“微自治”社區的試點不增加人員編制,不增加辦公場所,不改變行政隸屬關系,只是對現有資源重新優化組合。在人員上,主要以街道、社區、專業社工力量為主導,號召和吸引物業保安、居民志愿者、退伍軍人、退休干部、退休黨員及社區居民等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其中。 該區涵東街道霞徐社區建立了各種新式的群防群治隊伍,包括義務巡邏隊、社區志愿者服務隊、便民服務隊、助老服務隊等,推動社區“微自治”。霞徐社區還建立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該社區志愿者和助老服務隊每天排班上門為400多位60周歲以上和30多位高齡、空巢、病殘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浴、助醫、助行、助急等方便,開展快捷、高質量、人性化的居家養老服務。 尊老愛幼的事,小區居民樂意參與,生活中出現矛盾又怎么辦?該區在各社區健全“三會”:社區治保會、調委會、平安協會,與網格站聯動,每周召開一次矛盾糾紛研判化解例會,全方位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和信訪苗頭,實現“矛盾糾紛化解在苗頭在當地”。各社區還實行專職巡防與義務巡防相結合,提高群防群治成效。如,該區涵西街道延寧社區積極建立夜市自律協會,培育村居平安文化,提升社區自治水平。涵東街道霞徐社區組建起“十八羅漢”服務隊,參與網格日常管理、義務巡邏、矛盾糾紛調解、平安宣傳等,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 涵江區在開展社區“微自治”創新服務以來,在方便群眾生活、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凝聚群眾參與、培養居民自治習慣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特別是喚醒了群眾參與意識,充實了社區自治內容。在“微自治”的探索過程中,不少居民逐漸意識到美好家園需要人人共同參與建設,才能共享成果,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助了一臂之力。 (涵江區委文明辦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