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風12月29日訊(通訊員 吳美琳 朱秀花)社區作為構成社會的基本單元,是現代城市發展的重要載體和依托。近年來,涵江區高度重視社區建設,致力強化社區服務功能,探索創新管理模式,積極拓展社區服務領域,逐步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努力提升城市品位,讓居民共建共享文明和諧新家園。 社區“微自治”,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近日,在涵江一五金店打工的江西籍小伙陳清武起了個大早,琢磨著給妻子辦暫住證要花不少時間,他早早地來到了涵東街道蒼然社區便民服務中心,這是該區今年剛成立的一個微社區生活圈。平常要辦點事,不是找鄉鎮街道,就是找行政服務大廳,聽說自己租住的蒼然社區里新成立了個“能辦事”的微社區,陳清武決定來碰碰運氣。 走進這家“微社區”,一眼望見墻上“重在為民,貴在便民”八個大字,坐在第一桌的工作人員臉上帶著微笑,熱情地詢問陳清武所辦業務。咨詢、填表、貼照片……一切手續準備妥當,工作人員表示會代他去派出所跑一趟,第二天他就可以來便民服務中心拿暫住證。嘗到了權力下放到基層的“甜果子”,陳清武喜滋滋地離開了。 涵江區下放權力,創新城鄉社區群眾自治制度,拓寬群眾參與社區治理范圍,探索培育“微自治”組織,促進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重塑起“鄰里和諧互助”的社區新文化。據介紹,社區“微自治”服務的主要內容包括:政務辦理服務、公共秩序服務、居民自治服務和居民社會服務等,就是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一站式”受理,方便居民“家門口”辦理業務 該區按照“一個窗口受理、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結”的全程代理代辦模式,在全區199個村(社區)推廣建設標準化村級便民服務代辦點,讓行政服務由城市向農村延伸、由機關向社區覆蓋。筆者在現場看到,涵東街道蒼然微社區生活圈內的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涵蓋了計生服務、勞動保障、民政服務、政策咨詢等主要業務,方便居民辦理各項行政事務,也幫助群眾解決“遇事不知如何辦、不知找誰辦”的問題。 12月27日是個周末,在蒼然社區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的二樓,出門買菜的方梅琴大媽將8歲的孫子寄放在社區未成年人活動中心,剪紙、泥塑、科學小實驗等好玩的項目迅速引起了孩子的注意,方梅琴放心地前往附近不遠的農貿市場買菜。“微社區開展了多項針對少年兒童的服務項目,其中未成年人活動中心建有綠色上網活動中心、圖書閱覽室、心理咨詢室、文化活動室、科普活動室、體育活動室等活動陣地,向社區的青少年免費開放。每天都有家長帶著孩子過來玩,很受居民歡迎。”當天值勤的志愿者林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