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7歲的朱貴英,只是泉港區前黃鎮三朱村的一名普通婦女。然而,只要提起她,鄰里鄉親個個豎起大拇指:“她是好兒媳!”
原來,為了照顧早年中風癱瘓、長年臥床的婆婆,20多年來,朱貴英幾乎沒有空閑時間,從未出門當過客人。她用實際行動弘揚了中華傳統美德,她的孝行在村里被傳為佳話。
1993年,朱貴英的婆婆楊清娘突然中風,臥床不起,生活無法自理。自此,照顧婆婆的責任落到她身上。一日三餐,她會煮好婆婆愛吃的飯菜,為婆婆喂飯。每天定時給婆婆擦洗身體、喂藥、翻身,以及換衣服和尿布。更為不便的是,婆婆大便時要抱其坐在馬桶上,便秘時甚至需要幫其通便……這一照顧就是20多年!
每年到了農忙季節,朱貴英除了侍奉婆婆,還得早出晚歸干農活、做家務,有時候事情一多,忙得暈頭轉向的她,自己生病都忘記吃藥:“有時候生病了自己吃不下飯,也得保證婆婆的三餐,不能讓她餓到。”
然而,因為一身病痛,婆婆有時會對朱貴英大喊大叫、發泄情緒。起初,朱貴英也會覺得委屈,感嘆自己命苦。但每次小姑子到家中探望母親時,都會多加寬慰她;丈夫雖然在外打工,但時常打電話來開解。漸漸地,朱貴英解開心結,更加細心周到地照顧婆婆。不論生活中發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朱貴英從不在婆婆面前流露一絲不悅;看到婆婆心情不好,她還會耐心傾聽、安慰老人。
一年四季,朱貴英幾乎沒有閑下來的時候。“家里種地,春夏秋冬都有農活干。有時候農活一多,我擔心自己不在家沒人照顧婆婆,只好打電話給女兒,讓她幫忙,保證婆婆身邊時刻有人照看……”朱貴英說,婆婆小便失禁,得及時給婆婆換尿布,否則老人會不舒服。因此,農忙時節或確實有事需要外出,她會打電話給已出嫁的女兒,叫她過來幫忙。
為方便給婆婆接大小便,朱貴英與婆婆同住一屋。在她的精心照料下,80多歲高齡的婆婆雖不能行走,但精神狀態一直不錯。老人雖然不能用語言表達對兒媳的謝意,但從她的神態,可以明顯感受到她對兒媳的感謝和滿意。
一年又一年,朱貴英就像家里的守護神,守著家、照顧著婆婆。“20多年來,親戚朋友舉辦喜宴或邀請‘做客’,我幾乎都沒去過。”侍奉婆婆、干農活、做家務,占據了朱貴英絕大部分時間,讓她根本無暇赴約。
二十多年如一日的照顧,朱貴英侍奉老人的孝行感動了很多人,成為孝老愛親的典范。她也因此被評為第二屆“泉港十大孝”人物。□本報記者 張素萍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2-08林秫:70后孝媳無微不至照顧患病公公
- 2015-12-08李仙梅:敢于擔當為照顧家人傾其一生
- 2015-11-06阮桃榮:抱病照顧癱瘓丈夫二十余載
- 2015-11-06牛毅軍:無微不至地照顧植物人的母親
- 2015-10-30照顧植物人丈夫16年 林玉嬌登"中國好人榜"封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