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電大副校長張國照等嘉賓談節儉養德
文明風12月23日訊(通訊員 劉明輝)12月21日下午,由三明市委文明辦主辦,三明電大承辦的以“節儉養德·做文明有禮的三明人”為主題的道德論壇在三明電大6樓會議室舉行。參加本次活動的有三明電大校長耿鳴,三明市委文明辦副調研員江學富,市教育局、梅列區和三元區文明辦的負責人,三明電大全體教職員工以及退休教師代表,市區各級文明單位的代表,還有二路社區居民代表等,共100余人。
本期道德論壇在收看視屏節目“學生奢侈消費引發爭議”中拉開序幕。三位嘉賓——三明電大張國照副校長,三明電大總務處張崇敏主任,三明電大青年教師彭曉輝老師分別結合觀看視頻內容談了自己的感觸和體會。張國照副校長作為上世紀50年代出生人,談了對“奢侈”一詞的解讀和自己教育兒子勤儉節約的經歷,在強調言傳身教重要性的同時,引出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有財用之有道”這個富有哲理的結論。張崇敏主任作為上世紀60年代出生人,他認為,消費“有用、夠用、實用”就行,“不是拒絕消費,而是拒絕浪費”。養成勤儉意識和節儉行為,要進一步發揮學校、社會、家庭這“三位一體”的重要作用。他引用了革命領袖毛澤東一件睡袍穿了20多年,打了73個補丁這個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模范事例,談了如何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節約每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80后的彭曉輝老師談了年輕人的消費,應該“以節儉帶動優質生活”,節儉讓人明確人生的方向、節儉可以成為激勵自己拼搏的動力,這種鍛煉意志的過程也是一種養德。
隨后,三明電大黃夏玉副教授作了“弘揚傳統文化,提倡節儉養德”主題發言。她結合中國封建王朝興衰史,從正反兩個方面事例,引出“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經典名言。黃夏玉老師的精彩發言,不僅讓大家更加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而且還加深對儉以養德,儉以興國重要性的認識,并引起了大家的共鳴:節儉不單是指我們對金錢的管理,還應貫穿于我們的衣食住行,以及養成低碳生活的習慣也是節儉養德。
三明電大校長耿鳴對本期道德論壇作了簡要的點評,并宣讀了《“節儉養德·做文明有禮的三明人”倡議書》。
《倡議書》指出,勤勞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為弘揚勤勞節儉和節能環保精神,開展好“節儉養德,做文明有禮的三明人”主題實踐活動:
一、勤勞節儉,合理消費,不盲目攀比。
二、節約糧食,文明消費,不奢侈浪費。
三、節能環保,科學消費,學會變廢為寶。
四、文明環保,綠色出行,減少出行成本。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自覺地投身到節儉養德的活動中來,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讓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蔚然成風。
參加本次活動的100余人,依次在“節儉養德·做文明有禮的三明人”的倡議橫幅上簽名,以此表達對《倡議書》的支持和響應。(三明市委文明辦供稿)
三明電大副教授黃夏玉作節儉養德專題發言
三明電大校長耿鳴宣讀“節儉養德·做文明有禮三明人”倡議書
參加活動的來賓在倡議書橫幅上紛紛簽名承諾節儉
?
參加節儉養德道德論壇的來賓和有關單位代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2-11青運會向冬運會捐贈647件物資 傳承節儉辦會理念
- 2015-10-21福州節儉辦青運:火炬網絡傳遞 開閉幕不請明星
- 2015-09-11全市各中小學校提倡節儉過教師節
- 2015-07-21【禮儀·節儉】德國人的“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