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過知天命之年的孫謙益有一付熱心腸,他希望能多做些事情為大家解憂,因為“每個人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
東南網12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他叫孫謙益,今年52歲,就職于寧化縣總工會,大伙兒都親切地稱呼他“老孫”。在同事眼里,他是一名出色的職工法律援助工作者;在當地百姓心中,他是個可親可信的熱心腸。
自學法律為農民工撐腰
老孫學歷不高,高中畢業就當了兵。退伍后,安排在縣總工會工作,先后做過出納、駕駛員等。
2000年,單位領導安排他做法律援助工作。打鐵還須自身硬,怎么辦?只好學習。當年,他就參加了電大法律專業課程學習。兩年后,他取得了法律大專文憑。
有文憑還得有真功夫。平時,老孫就上網找相關的案例,仔細看,認真記。閑時到書店淘寶,看到相關的法律書籍,就買下來。老孫的侄子是律師,老孫經常纏著他,有不懂的地方就用QQ和電話向他求助。
一來二去,老孫掌握了豐富的法律知識。2013年,他通過考試獲得福建省勞動爭議仲裁員資格證書,成為縣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2012年,一對夫妻來到縣總工會求助解決某竹木制品加工廠欠薪問題。老孫多次到企業走訪,認真地進行了解調查。
這個廠沒有法人資格,屬于“三無”企業。雙方既沒有訂立相關勞動合同,工資發放也沒有工資冊,一年半只付過4.8萬元,離上訪人訴求相差過半。
老板盛氣凌人,不承認事實。老孫想了個主意,跟他談話時,帶上錄音機。通過錄音,一再查找事情真相。通過長時間交流溝通,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廠方負責人當場支付給申訴人工資,雙方表示不再爭議。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南安有一名農民工在寧化一家礦山開裝載機遇難,遠在外地的祖母通過親戚找到了老孫。當時,那家礦山老板因為這事失聯一個星期。老孫帶著他的親戚到處跑有關的單位。經過兩個月時間爭取,農民工的家屬拿到了60多萬元賠償金。
這些年,在老孫的辦公室,經常有農民工前來咨詢維權事宜,請求幫助。老孫受理的申訴案五花八門,但他總能給當事人一個滿意的答復和反饋。
在老孫和同事的努力下,2013年,寧化縣總工會被全國總工會授予第三批“全國工會職工法律援助維權服務示范單位”榮譽稱號。
見義勇為是一種本能
除了做好法律援助工作,老孫還是一名熱心的市民。
2007年7月的一天,他途經農貿市場路口,突然聽到有人喊抓賊。循著聲音,他看見一高個子在巷子里慌亂逃竄,后面有個婦女在追趕。
他迅速地追了上去。在狹小的巷道里,小偷見無路可逃,惡狠狠地對他說:“不要多管閑事,否則你找死。”隨后從身上抽出一把二尺來長的砍刀朝他砍去。
老孫用外套絞住了砍刀,將歹徒摔倒在地,并死死地纏住了他,最終在路人的配合下,一齊將他制服。
這時,大家發現老孫衣服滲出血來了,趕緊送他到醫院。原來在搏斗中,歹徒砍中了他的后背。醫生給他后背縫了30多針。手術做完后,他悄悄離開了醫院。“見義勇為是每個人的一種本能。”他說。
有一次,老孫去建寧出差,返回寧化途中,天空暴雨如注。他駕車行至中沙鄉的沙坪路段,發現一輛江西大貨車側翻在山溝里,司機受傷嚴重。
老孫從自己的車內拿來食品和飲用水給司機,詢問了情況后,馬上聯系了施救公司。不湊巧,施救公司的車輛都外出作業。他只好在路上攔下一輛車,想辦法把貨車拖上來。可惜汽車載貨太重,道路濕滑,幾次嘗試都沒成功,繩索斷成了兩節。
天黑了,老孫被折騰得疲憊不堪。但幫人就幫到底。思量再三,他冒著大雨請來8位村民,借來鋼絲繩。大家一起把貨物卸下,搬來大石頭把懸空的車輪墊實,用村民的汽車,把大車牽引上公路。
車主拿出錢感謝老孫,他謝絕了。“每個人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記得到時幫助別人。”他對車主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2-14女孩公交車上身體不適 熱心乘客幫忙買糖按摩喂水
- 2015-12-14姑娘公交上暈倒幸遇熱心人 老中醫把脈孩媽遞水陪伴
- 2015-12-08福清龍田派出所熱心幫扶社區戒毒人員
- 2015-12-07孕婦暈倒公交司機熱心救援 去年曾勇斗公交色狼
- 2015-11-30禾盛社區老年志愿者奉獻愛心 有熱心腸還有好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