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過知天命之年的孫謙益有一付熱心腸,他希望能多做些事情為大家解憂,因為“每個人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
東南網(wǎng)12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他叫孫謙益,今年52歲,就職于寧化縣總工會,大伙兒都親切地稱呼他“老孫”。在同事眼里,他是一名出色的職工法律援助工作者;在當?shù)匕傩招闹校莻€可親可信的熱心腸。
自學法律為農(nóng)民工撐腰
老孫學歷不高,高中畢業(yè)就當了兵。退伍后,安排在縣總工會工作,先后做過出納、駕駛員等。
2000年,單位領導安排他做法律援助工作。打鐵還須自身硬,怎么辦?只好學習。當年,他就參加了電大法律專業(yè)課程學習。兩年后,他取得了法律大專文憑。
有文憑還得有真功夫。平時,老孫就上網(wǎng)找相關(guān)的案例,仔細看,認真記。閑時到書店淘寶,看到相關(guān)的法律書籍,就買下來。老孫的侄子是律師,老孫經(jīng)常纏著他,有不懂的地方就用QQ和電話向他求助。
一來二去,老孫掌握了豐富的法律知識。2013年,他通過考試獲得福建省勞動爭議仲裁員資格證書,成為縣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2012年,一對夫妻來到縣總工會求助解決某竹木制品加工廠欠薪問題。老孫多次到企業(yè)走訪,認真地進行了解調(diào)查。
這個廠沒有法人資格,屬于“三無”企業(yè)。雙方既沒有訂立相關(guān)勞動合同,工資發(fā)放也沒有工資冊,一年半只付過4.8萬元,離上訪人訴求相差過半。
老板盛氣凌人,不承認事實。老孫想了個主意,跟他談話時,帶上錄音機。通過錄音,一再查找事情真相。通過長時間交流溝通,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廠方負責人當場支付給申訴人工資,雙方表示不再爭議。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南安有一名農(nóng)民工在寧化一家礦山開裝載機遇難,遠在外地的祖母通過親戚找到了老孫。當時,那家礦山老板因為這事失聯(lián)一個星期。老孫帶著他的親戚到處跑有關(guān)的單位。經(jīng)過兩個月時間爭取,農(nóng)民工的家屬拿到了60多萬元賠償金。
這些年,在老孫的辦公室,經(jīng)常有農(nóng)民工前來咨詢維權(quán)事宜,請求幫助。老孫受理的申訴案五花八門,但他總能給當事人一個滿意的答復和反饋。
在老孫和同事的努力下,2013年,寧化縣總工會被全國總工會授予第三批“全國工會職工法律援助維權(quán)服務示范單位”榮譽稱號。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2-14女孩公交車上身體不適 熱心乘客幫忙買糖按摩喂水
- 2015-12-14姑娘公交上暈倒幸遇熱心人 老中醫(yī)把脈孩媽遞水陪伴
- 2015-12-08福清龍?zhí)锱沙鏊鶡嵝膸头錾鐓^(qū)戒毒人員
- 2015-12-07孕婦暈倒公交司機熱心救援 去年曾勇斗公交色狼
- 2015-11-30禾盛社區(qū)老年志愿者奉獻愛心 有熱心腸還有好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