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2月1日訊(通訊員 張燕妮)入選4月份“中國好人榜”的晉江英林鎮港塔村81歲的莊茉莉老人,她照顧著非親非故的前雇主遺棄的患有軟骨病的孩子——“大頭”37年,這種超越血緣的母愛感動了晉江,也感動了他們……近日,央視新聞、中國網、人民日報等眾多知名媒體對晉江英林鎮港塔村莊茉莉奶奶進行報道~莊奶奶和“大頭”的故事頓時刷爆了整個媒體圈。
網友說:誰說世上只有媽媽好?
莊茉莉和“大頭”的故事
?
?37年來,無論家里多么困難,她堅持撫養一個和自己非親非故、患有先天性軟骨病的孩子,并將其養育成人。
?說到“大頭”,莊阿婆說:“既然遇到了就不能丟棄”。37年前,44歲的莊阿婆給一戶人家當保姆。‘大頭’的母親在香港生下了他,可帶回晉江,卻發現他有先天性軟骨病。孩子滿月時,‘大頭’的爸爸媽媽便突然不見了。莊阿婆說:“從那以后,再也沒見過‘大頭’的父母了”。之后的37年,莊阿婆便成了“大頭”的媽媽,獨自一人將他撫養長大。
三面墻、一塊布,不足十平方米的屋子,便是莊阿婆的家;一塊長椅、一塊石頭架著一塊木板,便是他們的“床”。土坯房外是艷陽天,土坯房內卻只是幾縷陽光;時不時從破舊的木門、殘缺的墻縫滲進的風,讓人陣陣發涼。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莊阿婆卻讓大頭健健康康成長,每每提到‘大頭’,莊阿婆總是心疼地說:“大頭吃得少,很瘦,肢體又活動不開,只有四十幾斤重。”因為沒法翻身,“大頭”也就沒穿衣服,每天都是蓋著棉被。每次給“大頭”整理棉被時,總能看到‘大頭’“皮包骨”的上身和萎縮的手臂。從小到大,‘大頭’的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照顧他的一切都是莊阿婆一個人在弄。“碰到了,就不能丟下,再殘,也是一條生命”,這是莊阿婆最樸實的想法。
再苦,也不放下“大頭”
莊阿婆的丈夫早年便已過世,留下三兒一女。今年58歲的大兒子還未結婚生子,在村里的寺廟里幫忙打掃,勉強糊口;二兒子結婚生子,主要靠打零工維持生計,生活比較困難;至于,小兒子和女兒早已不知去向。但生活的拮據并不影響莊阿婆對“大頭”的好。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敬在心里。
?趴在床上的“大頭”時不時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但因為先天性軟骨,“大頭”不大能說話,只能說一些只言片語。然而,雖然只是“吱吱呀呀”的聲音,莊阿婆卻能一下子理解“大頭”想表達的意思。“照顧這么久,一兩聲也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了。其實,他現在還像小孩一樣。”
2003年,莊阿婆的二兒子在政府的幫助下蓋起了石頭房,“兒子都叫她去住,她就是因為‘大頭’才一直住在這。”港塔村主任王麗理說,2013年,莊阿婆因眼睛不適住院了,兒媳婦來照顧“大頭”,“還沒兩天病沒好就出院了,她就是不放心‘大頭’。”莊阿婆慈愛的眼神中透著擔心,“我已經80多歲了,能照顧他的日子其實也不多,可我又能把他托給誰呢?”
?不是親生,更勝親生,“母子情”感動社會
?“大頭”叫莊阿婆“阿姨”。有人問莊阿婆,想不想聽到他叫你“媽媽”?“叫不叫我媽媽沒關系的,只要我把他當兒子就好了。”當問到“大頭”,你想不想叫她“媽媽”?時,“大頭”不好意思地笑了,“她一直都是我的媽媽。”
村主任王麗理說,莊阿婆是村里的低保戶,“大頭”沒在晉江落戶,辦不了殘疾證明或低保戶,村里只能經常去慰問他們,在經濟上給予適當照顧。而莊阿婆和“大頭”的事情經媒體報道后,也得到了不少社會愛心人士的關注,志愿者們多次上門看望莊阿婆,給她和“大頭”送去日常用品和提供幫助。(晉江市委文明辦供稿)
(圖為莊茉莉在第五屆“十佳美麗晉江人”頒獎晚會現場)
?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2-01一月內兩位福州好人榮登"好人365" 雙倍正能量溫暖榕城
- 2015-11-30"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11月"好人榜"結果
- 2015-11-30免費體檢買意外險 “石獅好人”享受多項禮遇幫扶
- 2015-11-24劉柏榮登"好人365"封面人物 福建全媒體融合報道
- 2015-11-20晉江啟動“美麗晉江人”基層巡講暨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