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公共場所的言行舉止,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上個月,廈門市委文明辦和廈門日報聯合組建的“文明創建暗訪團”將鏡頭對準公共場所的不文明行為,深入島內外六個區實地走訪,整理出十大突出問題。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破壞公物……隨著鏡頭的定格,種種不文明行為見諸報端。圖文并茂的報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各區、各有關部門紛紛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立足工作實際展開整改,并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文明創建活動,倡導文明行為規范。
??? 一座城市的美麗是人的美麗
“一座城市的美麗,不僅僅是建筑形態或者硬件設施建設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美麗,具體體現在日常行為舉止上。”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文明辦主任黃鶴麟表示,“文明創建暗訪團”對焦市民的日常行為,通過走訪一些公共場所,列出了“十大不文明行為”;這些不文明行為,經常能在公共場所見到,但也很容易被人忽視,往往一人“犯錯”,眾人跟風;通過及時曝光,讓大家知道哪些是不文明行為,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踩到“雷區”。
記者從市委文明辦了解到,為強化文明行為教育,市委文明辦結合文明社區、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深入基層調研,在各區各確定一個項目,作為公共文明行為示范基地,在村(居)經費自籌的基礎上,采取市、區、街(鎮)三級給予一定配套補助的方式,建設了一批市民文明行為示范基地。
目前,思明區龍頭路“垃圾不落地”示范街、湖里區金山社區公共文明行為示范園、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文明行為示范校等一批公共文明行為示范點已經建成。各示范項目搭建起公共文明行為示范教育平臺,讓市民行為變得更文明,社會關系變得更和諧。
文明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文明行為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今年以來,創建“全國公共文明行為典范城市”活動在各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成效,創出了特色。但是,黃鶴麟也指出,市民文明素質的提高難以一蹴而就,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更不是一朝一夕,要成為全社會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更是不易。特別是隨著城市的發展,新市民不斷增加,流動人口大量涌入,宣傳教育還需要持久開展,全面踐行公共文明行為的工作任重道遠。
市委文明辦表示,將總結經驗,加強宣傳,發揮文明示范點引領作用,全方位營造公共文明氛圍;持續深化打造“全國公共文明行為典范城市”各項工作,進一步加大創建力度。各區、各行業以公共文明行為示范點為樣本,召開現場會,學習交流創建經驗,復制推廣創建項目,全面鋪開,深入推進,并及時總結經驗特色,把創建公共文明行為示范城,作為廈門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后新一輪創建的重要抓手,創出特色,擴大影響,成為文明創建又一響亮品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1-17廈門禾山社區居民自發組建巡邏隊 守護小區平安
- 2015-11-17廈門驢友自駕60天穿越8000公里 所拍紀錄片上線
- 2015-11-17廈門東榮社區組織鄰里一家親活動 居民共享鄰里情
- 2015-11-17廈門禾山街道:鄰里節增強居民認同感與歸屬感
- 2015-11-17廈門市禾山社區居民自發組建巡邏隊 守護小區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