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教育世家祖訓傳百年 六代77名教師堅守講臺
一代鄉賢陳璋
質樸的“教育”詮釋,根植子孫腦海
陳經文說,13歲前,他都與祖父同睡,祖父總在睡前對他說:“我們家對著筆架山,代代出教師,不但自己要好好讀書,長大后還要讓別人家的小孩也讀好書。”這樣質樸的關于教育二字的詮釋,一直根植在陳經文腦中,多年后,包括他在內的子孫們,都將教育當作他們的“家族產業”經營著、傳承著。只是這份傳承,需要的是永不枯竭的奉獻。
早年間,因教師資源缺乏,不少老師都要下鄉支教,有些教師幾乎大半輩子都要留在鄉村中,與家人分隔兩地。陳經文的外甥和外甥媳婦洪一強、林詩玲夫妻倆深刻地記得,曾經,他倆教書的學校相距三十多公里,在交通工具并不發達的時代,兩人近一個月才能團聚一次,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十年。“家族中比比皆是。天天教著別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卻很難見上一面,有時候也覺著苦和委屈。”
陳經文的二姐陳金汝也是如此,但長年的鄉下支教,讓她發現鄉村中孩子知識面較窄,對知識的吸收有時比城里的孩子要慢。幾經鉆研,她發明了“啟發式教學法”,用實物、故事勾起孩子們的興趣。“在那個年代,這樣的教育方式算是非常先進的,當時不少老師來學習。”陳金汝的女兒洪玲蘭說道。后來,洪玲蘭也成為一名教師,母親手把手將詳細的教學方法傳授于她,同時傳授的,還有疼愛學生的“教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11-17永春教育世家祖訓傳百年 六代77名教師堅守講臺
- 2015-10-22為青運“守路”老將齊上陣 加班加點堅守一線
- 2015-10-08黃木旺:堅守大山的“護花使者”
- 2015-10-06云霄藝人60載堅守傳統擂金畫 繪出“黃金卷”
- 2015-09-29氣象黨員堅守防御“杜鵑”的“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