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項措施:
制假售假將被市場拋棄
《備忘錄》并非我國首次針對違法違規失信企業進行聯合懲戒,但38個有關部委聯合簽署足見其規模之大、范圍之廣。記者翻看《備忘錄》發現,此次協同監管涉及的領域包括安全生產、旅行社、食品藥品、互聯網上網服務和娛樂場所、演出、出版、電影、建筑、證券期貨等30多個領域,共90項具體懲戒措施。
馬夫介紹說,這90項措施中,既有工商部門對其他部門監管領域內的失信當事人采取市場準入和任職資格限制等懲戒措施,也有工商部門提供失信信息、其他部門依法在本領域內對其經營活動采取的聯合懲戒措施。
此外,《備忘錄》還對聯合懲戒對象進行了明確:違背市場競爭準則和誠實信用原則,存在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制假售假、未履行信息公示義務等違法行為,被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并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予以公示的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以及對企業嚴重違法行為負有責任的企業法人和自然人股東、其他相關人員。
持續推進:
“黑名單”將成更嚴懲戒
馬夫透露,此前的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對工商部門提供的存在經營異常等違法行為的企業,其他部門在各領域累計給予限制29.67萬戶次,累計限制自然人54.51萬人次。目前全國已有22個省市區建立了部門間企業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工商部門累計向其他部門提供數據12.62億條,其他部門累計向工商部門提供數據1.61億條,在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備忘錄》實施后,信用監管體系如何進一步推進?馬夫表示,工商總局正建立全國統一的經營異常名錄數據庫,實現信息的實時匯總和交換,并按照《備忘錄》的要求將這些信息實時推送給其他部門。此外,還在著手制定《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辦法》,將嚴重違法行為的企業列入“黑名單”,實施更嚴格的信用懲戒措施。讓失信企業寸步難行,讓誠信企業闊步前行。(記者陳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1-10一等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 2015-11-06陳榮全: 誠信經營致富的農民代表
- 2015-11-03莆田以“互聯網+誠信”建設推進文化市場監管服務
- 2015-11-03用制度規范化解網絡募捐的誠信危機
- 2015-10-29三明市舉辦“和諧社會誠信為本”道德論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