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4日訊(本網記者 陳曉青)曾經的她,是人們眼中的家庭主婦,一心在家相夫教子。命運卻愛捉弄好人,1998年的一場車禍,打破了這個原本平靜幸福的小家庭。
現在的她,是人們眼中熱心公益的女強人,靠自己的力量,不僅還清了丈夫生前的債務,而且自主創業,熱心公益,成為了人人稱贊的道德模范。
她,榮獲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榮獲福建省首屆道德模范、感動三明十大女性、榮登中國榜好人榜“誠實守信好人”。她就是三明市將樂縣古鏞鎮桃村溪口自然村村民張水英。
飛來橫禍 債務煩惱困擾農婦
改變張水英生活的,還得從1998年9月的那個車禍說起。在車禍之前,張水英的丈夫曾火根剛用從信用社和親朋好友借來的5萬多元買了一輛大貨車,開始做起了長途貨運的生意,希望能夠改善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條件。可當一家人在向往美好生活的時候,飛來橫禍打破了全家人美好的念想。曾火根從將樂老家載貨前往深圳的路上遭遇了車禍,不治身亡。
丈夫離世之后,留給張水英的是5萬多元債務,還有年僅10歲的兒子和70多歲的婆婆,這讓張水英有點手足無措。但是痛苦和失望并沒有打倒這個堅毅的農村婦女,而是讓她更加堅強。
料理丈夫后事時,有人勸張水英說:“借錢的人都死了,債主會原諒的,不要那樣硬撐著去還債。”一開始張水英也猶豫過,如果還債的話,這個家庭將會陷入困境,但是如果不還,自己的心里又過不去,如果丈夫還在,一定也會讓水英把債還了的。
信守承諾 不辭辛苦償還債務
于是,她拿著丈夫5000多元的事故賠償費,上信用社還了貸,并承諾會盡最大努力把余款還上。并拿著賬本一家家上門,向借錢的親戚朋友承諾,一定會如數償還債務。
為了盡早還清債務,張水英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在家附近租種了十余畝水田。每天在田里辛勞耕作,過度勞累的她,幾次在田地里暈倒。此時的張水英意識到,重體力的勞動活不適合她,如果再這么拖下去,自己也會垮掉,那么這個家就真的過不下去了。思考了許久之后,張水英拿出了兩年多來存下的2萬多元,還了丈夫欠下的部分債務,將婆婆和小學五年級的兒子托付給叔叔、妹妹等人照看,自己則背起行囊,外出打工。
離家之后,張水英輾轉到了福州、廣東等地,不管在哪里她都一心想著要用自己的雙手撐起這個家。張水英對工作從來不嫌臟不嫌累,撿破爛,掃大街,當保姆……出門在外時,張水英的生活只有奔波和忙碌。5年的時間,張水英省吃儉用,終于把債務都還清了,手里還剩了些許閑錢。還清債務的那一刻,張水英如釋重負,可是此時的她卻格外想家,格外的想念年邁的婆婆和幼小的孩子。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1-10一等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 2015-11-06陳榮全: 誠信經營致富的農民代表
- 2015-11-03莆田以“互聯網+誠信”建設推進文化市場監管服務
- 2015-11-03用制度規范化解網絡募捐的誠信危機
- 2015-10-29三明市舉辦“和諧社會誠信為本”道德論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