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資深廚師,薛建波一到薛秀華家,馬上就開始為薛家母子做起菜來。
每天,薛秀華都要數次背著體重80多公斤的兒子上廁所,十分吃力。
東南網10月2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魏桂蓮 吳恩兒)18日9時許,曾被評為“中國好人”的福清草根慈善家薛建波,領著記者來到海口鎮岑兜村60多歲的困難老人薛秀華家中,看望他們母子二人。房門外一角,已經劈好的木柴堆起半人高。旁邊,薛秀華正在往一個用廢油桶做成的爐灶里添柴,鐵鍋里煮著稀飯。
薛秀華母子倆住的房間不足10平方米,昏暗且潮濕,一張木板床、一個簡易衣櫥、一張小木桌已把屋子擠得滿滿當當。床對面的墻壁上,開了一個洞,外面投進來幾縷光,墻洞上方釘著塑料布,需要時放下來用以抵擋風雨。
一到老人家,薛建波就拎著此次帶來的魚肉蛋菜水果等,前去水井邊洗涮。薛秀華指著桌上堆放著的全新爐具、不粘鍋等告訴記者,這也是前一天薛建波和志愿者們送來的。“雖然這么多年來,因為我丈夫和兒子患重病,生活過得很艱難,但有政府關懷,有大家幫助,我們相信往后日子一定會慢慢好起來。”老人激動地說。
不離不棄,細心照顧癱瘓的丈夫和兒子
命運帶給薛秀華一家太多的磨難。
28年前,薛秀華的丈夫突然變得行動不便,因家庭貧困未能到醫院檢查,其實是中風,卻一直不知情。由于沒有及時就醫,病情逐漸惡化,后來話也說不清了,癱瘓在床。這個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倒下了,生活更加拮據。
禍不單行,17年前,薛秀華的兒子也因病癱瘓,生活不能自理。“被一根生銹鐵釘扎了腳后跟,沒想到竟變成這個樣子。”提起這事,薛秀華至今都覺得內疚。她說,家里太窮,起初帶兒子看過兩三次病,沒治好,后來只好放棄治療。
丈夫和兒子都臥床不起,家庭重擔全壓在了薛秀華肩上。
每天清晨6點起,薛秀華就要照顧丈夫和兒子的生活起居。下午1點至4點,是薛秀華一天中比較輕松的時候。她趕緊拉著板車出門撿廢品賣錢,順道撿些木頭當柴火。晚飯后,薛秀華要給父子倆擦洗、按摩,陪他們聊天。丈夫和兒子無法行動,經常大便拉不出,這時,薛秀華就要用手去摳。
親友們看薛秀華太辛苦,幾次勸她將丈夫和兒子送到福利院去。“他們是我最親的人啊,只要我還能動,就不可能不管他們。”薛秀華說。去年7月丈夫去世,她將全部精力放在照顧兒子身上。
“一日三餐,基本是稀飯配榨菜。偶爾吃點好的,哪怕是炒份青菜,也讓兒子先吃,有剩的我就吃點。”薛秀華說。
記者陪薛秀華說著話,不知不覺已是中午時分,薛建波將做好的飯菜一道道端上桌。薛秀華感動地流下眼淚說:“好久沒吃過這么多好菜了,就是過年也沒有。”
愛心涌動,政府和社會各界紛紛伸援手
生活再難,也沒有把薛秀華壓垮,她的堅強感動了街坊鄰里。左鄰右舍不時給她們母子倆送點飯菜,母子倆遇上難處,鄉親們也都主動伸出援手。
鄰居吳秀珍告訴記者,薛秀華的生活艱難常人無法想象,但她卻把別人的點滴之恩記在心上。左鄰右舍誰家有需要,她都會抽空去幫忙。
薛秀華一家的困境也引起海口鎮黨委、政府的關注,他們不僅為母子倆申請了低保,還指定掛鉤干部經常上門幫扶解憂。
前不久,薛建波將薛秀華一家的情況通過微信發布后,短短幾天就受到眾多網友的關注和轉發,大家紛紛捐款捐物。
17日上午,薛建波帶著鎮政府干部和志愿者們捐贈的3700元愛心款和生活用品上門看望薛秀華;18日,薛建波又將愛心人士捐贈的1220元善款交到薛秀華手中;20日,鎮民政部門干部、“薛建波學雷鋒志愿者服務隊”隊員們帶著愛心款6940元再次登門;21日是重陽節,薛建波又一次帶著志愿者們為薛秀華送來社會各界捐贈的29760元善款……
面對大家的幫助,薛秀華淚流滿面:“感謝政府和這么多好心人的幫助。現在,我想讓兒子再看看病,如果他能慢慢好起來,我走不動的時候他還能夠照顧我,這就是我最大的福分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0-26陳偉:用溫暖感動每一位當事人
- 2015-10-16“2015年度感動福建十大人物”評選啟動
- 2015-09-22老人上車都照顧有加 福州女公交司機林維琴感動乘客
- 2015-09-01吳敏霞:助人為樂 善舉感動他人
- 2015-09-01陳偉:用溫暖的心感動每一位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