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 (晨報記者 劉平)2003年的一天,26歲的陳鷺蕓梳著小辮子,坐在宿舍里的床上,啃著蘋果,與來訪者說起她鐘愛的籃球,興奮得手舞足蹈。10年后,她被診斷患結腸癌晚期,彼時的她可能怎么也想不到。
昨天中午,陳鷺蕓躺在福州家中的沙發上,和廈門市少體校的老友談起她的病情,依然面帶笑容。她剪了短發,身體消瘦。雖然深受病魔折磨,但從她的話語中依然不時透出樂觀和堅強。
基因治療,每天要打6針
昨天,記者隨陳鷺蕓在廈門市少體校時的3名好友一起前往福州探望陳鷺蕓。抵達時,陳鷺蕓正躺在沙發上。見到老友,她立馬用閩南話和他們寒暄起來。“就像個男孩子,很樂觀?!崩嫌蚜质澜苓@樣評價陳鷺蕓。
說起病情,陳鷺蕓言語中多了一絲無奈,她說:“化療已經沒什么作用了。”在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后,專家為陳鷺蕓制定了新的治療方案,是一種基因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法花費不菲,病人也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每天,陳鷺蕓要打6針來控制癌細胞擴散,這6針要一次打完,每次打針耗時1小時。
在先期控制住癌細胞擴散后,陳鷺蕓或將前往北京進一步治療。對于治療,她早有心理準備,“肯定不是一天兩天能治好的”。
父親珍藏對陳鷺蕓報道
老友們到訪時,陳鷺蕓的父親陳阿伯正好在家。自從女兒生病后,陳阿伯四處奔波,他說:“這次這么多人關注她,幫助她,還是好人多!”
當老友們談起陳鷺蕓獲得的榮譽時,陳阿伯連忙起身拿出一個牛皮信封,里面裝著媒體這些年來對陳鷺蕓的報道,有她獲得亞洲冠軍的,有她帶隊獲得首屆新加坡青奧會女籃冠軍的……陳阿伯找人將這些報紙或雜志塑封起來,生怕弄壞了。
女兒的堅強和樂觀讓陳阿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2013年,陳鷺蕓經歷了6次化療,隨后又到腫瘤醫院治療,但病情反復。今年,她又接受了11次化療。陳阿伯感嘆,女兒治療期間所受的罪一般人承受不了,幸好女兒當過運動員,扛住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0-27愛心接力橫跨海峽 臺灣志愿者骨髓直飛廈門救命
- 2015-10-27女籃前國手陳鷺蕓患癌 盼用善款成立愛心基金
- 2015-10-26合肥賣襪救父大學生收獲滿滿愛心 將邊自學邊賣襪子
- 2015-10-26公眾愛心,亟須法治“護航”
- 2015-10-26愛心“眾籌”,匯聚起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