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研究谷文昌精神永遠在路上
東南網10月21日訊(福建日報 )谷文昌同志身上深深鐫刻著共產黨人的崇高情懷、為人民謀福祉的終生追求和對自身嚴格要求的高尚品德,和習總書記提出的“四有”“三嚴三實”的本質要求和豐富內涵是一脈相承的。
谷文昌率領東山人民苦戰十幾載,遍植木麻黃,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難治”的風沙。同時,他堅持從海島實際出發,帶領全縣人民展開建設海島的熱潮:圍海造鹽田,財政收入增加8倍多,為東山發展奠定基礎;修公路、建海堤,圓了百姓“天塹變通途,海島變半島”的夢想;大辦水利,解決農田灌溉和人畜用水問題;興修避風港,促進漁業生產……
谷文昌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在基層。全縣400多位生產隊長,他大都能叫出名字來。群眾想什么,盼什么,他就帶領群眾干什么。
谷文昌身邊工作人員換了幾茬,沒有偏私偏袒一個人;愛人調工資、提拔,他婉拒了;子女招工先讓人;公家的自行車,孩子不許碰。“不許沾公家一點油!”是谷文昌留給家人的座右銘。
谷文昌精神是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的榜樣與標桿,值得我們常學常新。每逢清明等節日,東山群眾自發地“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老百姓用他們樸素的方式,表達了對一位黨的好干部的緬懷,也說明一個真理:誰真正把百姓冷暖放在心里,誰就能得到百姓的擁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