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種護衛隊員攜火種燈入場 閩江傳遞 水陸并進奏響青春旋律 實體火炬傳遞第二站南江濱九龍壁碼頭,位于美麗的閩江公園南園北端的景觀區內。第10棒火炬手隨火炬運輸車來到碼頭入口,將火炬傳給在此等候的火炬手。第11棒火炬手跑向游船方向,依次傳遞4棒后,9時許,火炬傳遞到即將登上“閩江之春”號游船的第15棒火炬手手中,啟動沿閩江自西向東的水上傳遞。 火炬水上傳遞是本屆青運會火炬傳遞獨具的一大特色,充分展現福州的城市之美,充滿青春時尚氣息。福州濱江臨海,人們世代逐水而居。閩江在福州境內長達150公里,火炬登船處為閩江“北港”,也稱臺江或白龍江。火炬傳遞船隊由4艘船組成,其中1艘大游船作為主船載火炬手進行傳遞;2艘公務艇護衛左右,呈人字行排列前進。船上16名火炬手每2分半鐘左右換一棒,站在主船前甲板進行展示。船隊順流東下,進行水上傳遞,直至水路終點臺江福碼頭。 隨后,火炬手們在火種護衛隊員們的護送下,跑進江濱大道,向東傳遞,由此展開本次實體火炬傳中最長的一段徒步傳遞線路——共62棒、全長超過4公里的北江濱大道傳遞。 三坊七巷 歷史見證青春 10時40分許,第92棒火炬手抵達鼓山大橋下的北江濱漁監碼頭,將火炬傳給在此登車的下一棒火炬手,開始環繞福州展開車載傳遞,這也是本次傳遞中最長的一段車載旅程。火炬運輸車駛過東江濱大道、三環路、琴亭高架橋、五四路、二環路、楊橋路,歷經福州馬尾區、晉安區、鼓樓區,沿途見證了福州新區、福建船政、鼓山風景區及鼓嶺避暑勝地、福州火車北站舊址、福建省體育中心、左海公園、福州西湖等重要歷史和現實地標景觀。11時25分許,抵達市中心的三坊七巷北端林覺民故居處,開始最后一段傳遞線路——三坊七巷段的徒步傳遞,青運會實體火炬傳遞也迎來了高潮。 三坊七巷北口的南后街牌坊前,150面威風鑼鼓一路列陣向南排入南后街,他們以整齊雄渾的鼓聲歡迎火炬傳遞健兒的到來,氣勢恢弘。第92棒火炬手下車,將火炬跑步傳遞給下一棒。 第93棒火炬手向南跑進三坊七巷,經過8棒500多米的激情傳遞,11時30分許,全國勞動模范,“感動福建”十大人物之一鄭貞良完成最后一棒火炬傳遞,并在火炬傳遞終點及收火儀式現場光祿吟臺點燃圣火盆。火種護衛隊員隨后從圣火盆中取出火種,點燃火種燈。青運會火種將保存在青運會福州市執委會,18日傳入海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青運會開幕式會場點燃火炬塔。 儀式最后,福州市政府副市長陳曄分別向福建省博物院、福州市博物館贈送了青運會火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