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運會開幕在即,榕城上下刮起一陣“志愿風”,他們走上街頭,傳播青運知識;他們來到窗口行業,倡導文明服務;他們走進社區,開展鄰里互助……社會志愿者,是我市文明建設的生力軍,是進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品質,展現城市文明形象的榜樣模范。
為了引導廣大市民關注、支持和參與青運會,目前全市服務于青運會的注冊社會志愿者約有12000人,他們將擔任公共文明引導、交通文明勸導、城市環境治理、窗口行業服務等志愿服務工作,在重點公交站臺、城市交通主干道、窗口單位等公共場所為市民和青運會來賓提供優質服務,進一步營造“人人爭當志愿者、人人當好東道主”的濃厚氛圍。
文明禮儀 街知巷聞
“垃圾不落地,文明添福氣”,身披紅綬帶,頭戴小紅帽,每到周末,三坊七巷的每個巷口都能看到這樣一群志愿者,向周邊商家和過往游客宣傳文明知識,他們俯下身子,將地上的垃圾收集起來,用實際行動勸導市民文明出行。
“今年5月以來,我們聯系了50多家單位和企業,開展為期一年的‘垃圾不落地,坊巷更美麗’文明宣傳活動,主動走進社區這個大家庭,讓大家自覺樹立環保意識?!睂W習促進會負責人聞進告訴記者。
自今年年初起,在福州市委文明辦的倡導下,福州市各級各部門已組織開展“文明迎青運,服務進社區”“喜迎青運會,文明手拉手”活動等志愿服務系列活動約700多場,為宣傳青運會知識,優化青運會環境,營造青運會氛圍作出積極貢獻。
傳統文化 浸潤人心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莊嚴肅穆的孔廟內,傳來朗朗書聲,這是文儒書院每周舉辦的道德學堂,院長孔海欽正帶領著滿堂學子吟誦《詩經》,學習儒家經典《論語·為政篇》?!白鳛榭鬃拥牡?5代傳人,我一直致力于傳播國學文化和傳統禮儀,希望通過公益課堂,打造更多具有豐富傳統文化內涵的福州人?!笨缀J說。
利用新媒體技術,道德學堂也走上了網絡。適逢青運年,道德學堂將“文明禮儀、互幫互助、重義輕利”等傳統美德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相結合,倡導市民爭當“有禮貌、守秩序、創品牌、獻愛心、重健康”的青運會東道主。如今,網絡道德學堂的網頁點擊量達到了12萬余次。
愛綠護綠 美化榕城
“垃圾換鮮花,文明更美麗?!痹诟V?,有這樣一支“榕城護花使者”志愿服務隊,他們利用周末和節假日,進廣場,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宣傳青運知識和園林法律法規,是創造綠色文明的志愿者。
目前“榕城護花使者”志愿服務隊登記在冊的有1900多人,包括學生、退休老人、企事業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等。據志愿服務隊相關負責人高春寶介紹:“平日作為園林綠化保護的執法者,我們向社會大眾宣傳園林法律法規,有效遏制常見的侵綠毀綠行為。同時,我們通過送盆栽、開展青運知識問答,向廣大市民倡導低碳環保的綠色理念。”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0-12“同迎青運 共創文明--志愿者在行動”啟動儀式在福州舉行
- 2015-10-12從點滴做起拒絕海洋垃圾 志愿者齊聚大嶼島海灘撿垃圾
- 2015-10-12福建文藝志愿者藝術團惠民專場演出在榕舉辦
- 2015-10-09上杭大學生志愿者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宣傳志愿服務活動
- 2015-10-08陳壩欽:反扒志愿者無私奉獻